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倡议,将重点规划建设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等6大经济走廊,优先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设,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国际铁路通道是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世界范围内引起高度关注,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研究提出了很多国际通道路径方案。我国铁路积极参与国际铁路通道建设既是践行国家战略的要求,也是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但通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沿线国家众多、国情需求各异、经济实力悬殊、地缘政治复杂,因此亟需构建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指导我国从通道路径方案集中选择更稳妥方案,并提前开展风险评估,更好地参与国际铁路通道建设。本文以六大经济走廊铁路通道规划为出发点,以建设需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全寿命周期流程为主线,研究内容包括国际铁路通道规划、通道建设项目需求、参与国际通道建设能力、市场环境及国际合作策略、通道建设项目风险因素识别、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风险量化评估模型、风险防范对策等。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提出“一带一路”国际通道建设项目需求及总体策略针对中国政府确立的“一带一路”六大经济走廊,分析沿线铁路基础设施现状及建设规划,提出国际铁路通道需新建/改造的36项建设项目需求,掌握我国铁路参与国际通道建设的潜在市场规模,并针对中国铁路参与国际通道建设能力SWOT矩阵,分析各区域铁路建设项目可参与度,从战略层、政府层、企业层分别提出中国参与国际通道建设总体策略。(2)提出通道路径渐进决策双层风险评估顶层逻辑流程国际铁路通道规划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将引发通道规划变化调整;同时通道具有显著的“线形”特征,通道中任意一段如果存在缺失不通或拥堵不畅的情况,该段将成为制约铁路通道能力的瓶颈,不能构成顺畅的国际铁路通道。针对以上特点,提出通道路径渐进决策、双层风险评估顶层逻辑流程,即首先开展国际铁路通道规划方案比选,通过宏观层国别行业风险评估,确定当前整体宏观风险最小的首选国际通道路径方案,同时综合考虑沿线国家建设意愿变化等因素,渐进决策形势发生变化情况下的首选通道路径方案;再以当前首选路径方案为对象,围绕通道中存在的缺失段/瓶颈段建设项目需求,对重点新建/改造段项目进行微观层项目风险量化评估,分析微观层项目主要风险因素,综合双层风险分布情况提出针对性对策措施建议;当形势发生变化时,重新进入迭代流程,评估确定首选路径方案。(3)构建宏观/微观双层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及量化模型目前相关铁路建设风险研究,仅局限于单个项目对象,不适用于由若干项目组成的国际通道宏观布局,且分析方法以定性分析和专家经验法为主,缺乏定量的系统风险分析与评价理论支撑。本文基于案例参照法和工作分解结构法,建立了通道建设风险因素清单,构建了宏观层目标国行业环境和微观层项目建设风险双层评估指标体系;同时,在充分比选风险评估理论与量化计算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宏观层国别行业风险评估模型和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微观层项目风险评估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双层风险评估模型在适用性方面,不仅可用于传统的微观层项目风险评估,同时还能够对宏观层通道路径布局提供支撑;在准确性方面,宏观层模型依托世界银行等相关权威数据源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具有评价数据可得性、权威性和评价过程的可复制性等优点,微观层模型融合层次分析和灰数分析两种方法的优点,通过层次结构一致性检验和灰色模糊评价,可减少专家主观性影响、提高风险评估准确性。(4)中欧国际铁路通道建设实例研究以我国亟需的中欧国际铁路大能力通道为案例,渐进比选通道路径方案,提出当前首选中哈吉乌土伊通道径路方案,并分析重点缺失段建设风险,明确了高风险缺失段为阿拉木图-比什凯克-塔什干、撒马尔罕-阿什哈巴德新建项目及主要风险分布,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研究成果对于提升中国铁路“走出去”风险防范能力、支撑铁路更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