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是人类最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肾病,发病率约为1/1000~1/400,据此估计我国ADPKD患者约有150万[1]。大约一半ADPKD患者在60岁时最终发展至终末期肾病[2]。ADPKD主要病理特征是双肾广泛形成液性囊肿,并进行性增大,最终破坏肾脏正常结构和功能,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疾病,需血液透析治疗。ADPKD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被完全阐明,也未找到有效的治疗药物。现今ADPKD的研究仍主要集中在囊肿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分子机制,希望能寻找到新的治疗靶点和有效的药物。mT0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信号通路参与ADPKD的发生、发展过程已得到公认,且有多项研究也显示,在体外细胞实验和多种ADPKD模型动物中,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具有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和肾囊肿形成的作用[3];前期的临床试验结果也提示雷帕霉素在ADPKD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呈现出有效的治疗效果,且未发生雷帕霉素的副作用。但是,近期国外权威杂志报道了两个传统mTOR抑制剂治疗ADPKD的临床试验结果,证明单用传统mTOR抑制剂对ADPKD患者治疗效果不甚明显。为此,我们在与中科院药物所合作共同研制新型mTOR抑制剂Y31,其药代动力学及水溶性都优于雷帕霉素。旨在观察其对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探讨Y31应用于临床治疗ADPKD的前景。实验所用的WT9-12细胞株由美国哈佛大学周京教授馈赠,是来源于人ADPKD患者肾脏囊肿衬里上皮永生化的细胞系。WT9-12细胞在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Y31干预培养24、48、72和96h后,MTT法检测结果显示Y31可明显抑制WT9-12细胞增殖,并呈现出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其作用72h的50%抑制率浓度为25μmol/L。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结果显示WT9-12细胞在给予浓度为25μmol/L的Y31作用72h后,可明显阻滞细胞周期,使之被阻滞于G0/G1期,使G0/G1期细胞数增加了将近10%;同时也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早期凋亡率增加近28.5%,两者较对照组在统计学都表现明显差异(P<0.05)。此外,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提示, WT9-12细胞在给予浓度为25μmol/L的Y31作用72h后,其细胞周期负性调控蛋白p21的表达明显增加,而cyclinD的表达却减少;反映细胞凋亡的PARP蛋白表达也明显上调。综上所述,表明mTOR抑制剂Y31对WT9-12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是通过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和促进细胞凋亡的机制实现,与流式细胞技术分析的结果相符。mTOR信号通路在多囊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抑制mTOR信号通路可明显抑制多囊肾病的进展,p70S6K及4E-Bp1是mTOR两个主要的下游底物。在给予WT9-12细胞不同浓度的Y31作用72h后,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显示Y31可下调p-mTOR、p-p70S6K蛋白表达,而对另一个底物4E-Bp1的磷酸化水平却无明显影响。细胞死亡的形式有细胞坏死、细胞凋亡和细胞自噬。mTOR信号通路除了调节细胞凋亡外,同时又是细胞自噬的重要调节蛋白。已有多项研究表明自噬增加有抑癌效应,过量自噬导致的自噬性死亡可以杀灭肿瘤细胞。本实验也检测了细胞自噬相关的重要蛋白LC3和Beclin1,结果显示Y31可使LC3和Beclin1表达增加,表明Y31可促进细胞自噬性死亡,细胞自噬是Y31抑制WT9-12细胞增殖的另一机制。总之,本研究表明新型mTOR抑制剂Y31主要作用是通过mTOR复合物-1(mTORC1)抑制其下游分子p70S6K的磷酸化水平,以阻滞细胞周期和诱导细胞凋亡,最终抑制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的增殖,并可促进细胞自噬性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