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策性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分散农户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推动农业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一方面由农户与保险人之间签订保险合同,使得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经营风险转移至保险人身上,降低了农户农业生产的经营风险;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进行引导和扶持,降低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政策性农业保险是一项重要的支农惠农和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密度和深度都比较低,政策性农业保险有效需求明显不足,农户参保意愿不积极、风险意识不高、农业保险覆盖有限等。因此,在农业保险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本文关于农户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对我国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加大扶贫支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分析山东省政策性农业保险运行的基础上,本文依据在山东省实际调研的2017年农户农业保险需求影响因素数据,运用Logit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影响农民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山东省农业保险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更好地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对农业发展的作用,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户农业经营的经济收入。通过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农户对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预期、对保险公司服务满意度、受教育水平、获取农业保险信息的渠道、政府对农业保险费是否有补贴、农业收入占家庭收入的比例、缴纳保费负担等因素显著影响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愿。农户自身的务农年限和性别与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性别的回归系数为正,表明男性投保需求意愿比女性高;务农年限的系数为负值,可能是由于务农年限越大,农户年龄越高,风险意识和接受能力都较低造成的。耕地面积和农户农业保险需求意愿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农户耕地面积数量的增加,其对农业保险需求意愿更高。最后,本文依据以上关于农户政策性农业保险需求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给出若干增加农业保险有效需求的政策建议,比如提高农户对农业风险的意识和经济收入水平;加快健全我国农业保险相关的立法工作,完善的法律法规;充分利用多元化渠道对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宣传;依据实际情况的差异化,不断创新险种和保险责任;提高保险经营机构的服务保障能力特别是承保、灾后查勘、定损、赔付机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