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

来源 :华东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ava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和世界宪法史及法律史上的一个独特而显赫的现象——美国《联邦宪法》的长久存续。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廓清和透析这一现象,全面、深入地揭示其背后的支撑条件和形成原因,并作引申、阐发的努力尝试。作者认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有很高的法学及宪法学上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一些现实的问题的认识与思考也具有启发意义。当然,本论文不可能自视为已经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而只是恰当地将此作为接近这一目标所做出的一次巨大努力。从宏观上,本论文可分为三大板块四大问题。三大板块是:现象的考察、原因的分析和启发引申。四大相关问题是:为什么说美国《联邦宪法》是长久存续的?是如何长久存续的?为什么能长久存续?能说明些什么?总课题之下的这种结构布局,在逻辑上追求严密和基本周延,在内容上追求贴切和基本完整。除了一个长序,本论文正文共六章,第一、二章分别回答第一、二大问题,属于第一大板块,分别从横向和纵向进行现象考察;从第三到第五共四章为第二大板块,进行原因分析,回答“为什么能长久存续”的问题;第六章即第三板块,作最后的引申说明。在序言中,通过对美国《联邦宪法》、美国联邦宪法、美国宪法三个概念的分析、厘清,将写作对象限定和锁定在《联邦宪法》即美国在1787年制定、1789年批准生效的那部宪法文件之上,确立了“美国《联邦宪法》长久存续”的基本含义,明确了课题研究的可能和必要的背景和范域。另外,通过对选题过程中认知活动的剖析,初步确立起论文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其基本预期。最后简要介绍了论文的总体写作构想和几点价值期许。第一章,“美国《联邦宪法》的变中之不变”。对《联邦宪法》之长久存续进行横向截面上的揭示与展示,分别考察了二百年后今天的《联邦宪法》文本所反映出的变和不变两个方面,重点分析变中之不变,阐述其不变的一面是占主导地位的,从而回答在《联邦宪法》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何以还能说它依然是长久存续的,这种存续是什么样的存续。变的一面,我们考察了美国宪法发展的方式,将美国宪法历史中所发生的变化区分为在《联邦宪法》上的和《联邦宪法》外的两大方面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宪法》上的变化又被分为文字上的和文义上的两个方面,《宪法》外的变化则涉及到各种宪法变化形式。对不变的一面,我们提出并论述了七个方面的表现或理由:绝大部分条文未受分毫改动、主体部分未被改动、所有改动对《联邦宪法》有益无害、基本的精神和原则未变、宪法效力未曾改变和中断、宪法解释没有改变宪法、在美国宪法体系中的地位依然稳固。第二章,“美国《联邦宪法》所经历的重大历史考验”。在这一部分里文章对美国《联邦宪法》之长久存续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即考察它是如何存续的。该章对《联邦宪法》在其历史中所经受的四大历史考验分别进行了考察:(一)美国宪政制度的最初定形,《联邦宪法》由蓝图转化为现实,成功地度过了它危机四伏的降生期和襁褓期;(二)最凶险的宪政危机——“内战”,论述了内战视之为宪政危机的三个方面表现:奴隶制毒瘤的溃烂与切除、联邦制固有裂缝的崩裂、解决危机的非常方式——战争;(三)新的最大宪政要素的吸呐——政党政治,考察了在缺少宪法规定情况下政党政治的形成与发展、宪法与政党政治的相互包容以及两党制对宪法稳定的作用;(四)现代挑战——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和总统权力的膨胀,考察了“新政”以来美国宪政模式的现代变化以及《联邦宪法》对此的因应。第三章,“宪法自身的条件及原因”。首先有一个条件及原因总论性质的概述,对“条件及原因”进行了概念分析,论述了条件及原因分析之作为论文的重点的理由,最后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相关观点。宪法自身的条件及原因是美国《联邦宪法》长久存续的基础与前提。一、《联邦宪法》实质内容上的优良品质,相对于缺陷,《联邦宪法》的优点是主要的,在讨论了人们的评价之后,文中也作出了一个基本的评析并进行了原因分析,从五个论述了对宪法长久存续的作用;二、《联邦宪法》的刚性,分析了《联邦宪法》的超强刚性及其由来和原因,论述了它作为《联邦宪法》长久存续条件的必要性;三、宪法条款的“弹性”,《联邦宪法》条款有着极强的弹性,《联邦宪法》有两大著名弹性条款——“必要与适当”条款和“贸易条款”,宪法条款的弹性规定存在着一般和特别两方面原因,《联邦宪法》中条款的弹性及其“弹性条款”对维护宪法的长久生命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不应被夸大;四、宪法文本的简约与留缺,《联邦宪法》从多方面表现出高度简约性,同时《联邦宪法》存在着大量留缺,《联邦宪法》的简约与留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对《联邦宪法》长久存续的作用极为重要,政党政治、宪政结构及其变化、《权利法案》都可以作为很好的例解;五、平衡的特性,《联邦宪法》对原则性与妥协性、超越性与现实性、理想性与实用性、革命性与保守性等这些对立的特性兼容并包而且达到某种平衡,对美国《联邦宪法》的长久存续做出积极贡献。第四章,“宪政体制上的条件及原因”。一、修宪模式——修正案,存在着三种修宪模式:宪法的全面修改模式、宪法修正案模式和修宪法令模式,修正案模式有利于宪法的延续性,美国所首创了修正案模式,是《联邦宪法》长久存续的一个必要条件;二、宪法至上,联邦最高法院“至上条款”的真实意义,非同寻常的至上性造就了《联邦宪法》非同寻常的长久存续性;三、宪法守护神——联邦最高法院,联邦最高法院创立司法审查权,完善了对宪法及其稳定持久在宪政制度和机制上的保障,联邦最高法院提升了自己的宪政地位,加固了《联邦宪法》的现实基础,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宪法的司法解释,促成和实现了《联邦宪法》的必要变化和发展,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对维护审查权的行使,有力维护宪政体制的完整与有效,联邦最高法院促成和加深了社会公众对宪法的信任、尊重和信仰;四、三权分立与制衡,三权分立与制衡的政府体制产生着巨大的自我维护的力量,三权分立与制衡体制的运行要求遵守宪法,三权分立与制衡体制更有利于防范和纠正对宪法的违犯与破坏。五、联邦制,《联邦宪法》规定了联邦制,但并不全面、完整,联邦制需要一部稳定的宪法,宪法是联邦制的必备要素和特征,而且联邦制还需要长久稳定的宪法。第五章,“社会历史上的条件及原因”。一、《联邦宪法》深厚的历史根基,我们可以将之划分为三大部分或者三大方面:思想、传统和经验,来自欧洲的思想、理论和学说对制宪者和《联邦宪法》影响很深,美国及其宪法继承了欧洲悠久的宪政传统,制宪前北美大陆独特而丰富的发展历程为制宪者们积累和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政治及宪政经验,历史根基给了《联邦宪法》丰富滋养和深厚生命力;二、《联邦宪法》在美国发展史上的独特位置,制宪时的美国面临着空前绝后的历史境遇,这一历史境遇对《联邦宪法》及其存续所产生的良性影响可能是我们难以估量和想象的;三、美国公众的宪法信仰,美国人有着广泛、深厚而持久的宪法信仰,根由是多方面的,民众因宪法信仰而对宪法的拥护与支持,给宪法的长久生命力注入了一股强大的力量之源;四、美国社会的平稳发展,由于各种原因,美国的社会发展是成功的,而且一直相对平稳,为《联邦宪法》的长久存续提供了最为坚实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基础。第六章,“启发与思考”。在前述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对问题价值的判断及由此对它的兴趣大小,选择了这样三个问题:一、宪法长久存续的价值,从一般意义上说,宪法稳定性的价值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宪法自身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联邦宪法》长久存续的价值非同一般,宪法长久存续具有相对独立的价值;二、美国《联邦宪法》长久存续能说明《联邦宪法》之优质吗?论文从逻辑的进路和事实的进路分别进行了探讨;三、他国能实现宪法的长久稳定吗?美国《联邦宪法》的存续有其特殊性,不同国家宪法的存续状况各有不同,现代历史条件对宪法长久存续的作用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截然相反。
其他文献
在严寒/寒冷地区将冬天自然产生的冰块进行跨季节保冷之后在夏季使用具有重要的节能前景。选择合适的保冷层厚度是应用该技术的重要问题之一。以圆柱形蓄冰桶为研究对象,建立
被动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健康、宜居建筑,逐渐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我国引入被动式建筑已有数年,但是现阶段有许多障碍性因素导致了被动式建筑发展的缓慢和参
以空气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为研究对象,探究在夏热冬冷地区空气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在运行策略B1(地源热泵优先运行-地埋管水温切换)和运行策略B2(空气源热泵优先运行-室外气
<正>大部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老师都有一个相同的教学困惑,那就是习作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习作教学无论在教材的内容安排上,还是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改变
7月22日至23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技术改造暨示范基地工作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会上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五批全国新增的36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并举行了授牌仪式,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经济利益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在竞争中居于有利地位,近年来,国际跨国公司加紧了情报活动,文章对此做一概述。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英刊《星丛》第12卷第4期(2005年)发表了詹姆斯·D.英格拉姆的评论文章,对法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和哲学家阿兰·巴迪乌的政治思想进行了分析评论,认为巴迪乌对20世纪90年代以
建筑是温室气体(GHG)排放的主要来源,也是造成气候危机的原因之一。为了满足缓解气候变化的需要,不仅要关注建筑运行的能耗及其对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更要关注建筑的整个生命周
结合值班供暖室内设计温度5℃与结冰点0℃临近的特点,确定值班供暖房间允许室温限值。并据此分析值班供暖房间抵抗室外气温下降的能力;同时分析了间歇供暖的条件下值班供暖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