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及预后观察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u_hech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研究我院近7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的临床特征、生物学特点、化疗方案选择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总结诊治经验并为提高ALL患儿的生存率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2年3月一2019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为ALL患儿共192例,其中2例大部分数据缺失及5例放弃在我院化疗病例全部舍弃,接受化疗共185例纳入统计及分析,随访截止时间为2020年2月。回顾性分析患儿一般资料以及早期检验结果,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及无事件生存率(event free survival,EFS),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曲线比较。分别对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初诊血小板计数、初诊乳酸脱氢酶数值,初诊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免疫表型、相关融合基因(BCR/ABL、MLL、TEL/AML、SIL/TALI)、染色体、泼尼松预治疗试验反应、诱导治疗15天微小残留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和诱导治疗33天微小残留病(MRD)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一步建立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185例ALL患儿,男女比例1.85:1(120/65),中位年龄48个月(6-180个月);年龄小于1岁4例(2.2%),年龄大于等于10岁38例(20.5%),年龄介于1-10岁143例(77.3%);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00×109/L占17.3%(32/185);初诊时血小板计数<100×109/L占70.3%(130/185);初诊时骨髓幼稚细胞比例≥90%占37.8%(70/185);初诊时乳酸脱氢酶计数≥1000U/L占29.2%(54/185);免疫表型以B细胞表型为主,占80.0%(148/185);染色体检查正常核型131例(70.8%),在异常核型中,以结构异常比例最大41例(22.2%);共59例(31.9%)患儿检测出融合基因,在所检测的异常基因中以TEL/AML1比例最高15例(8.1%);2、早期治疗情况及危险度分层:泼尼松预治疗实验以泼尼松反应敏感(prednisone good respond,PGR)为主,有178例(96.2%);诱导治疗第15天微小残留病灶≥10-4有131例(70.8%);诱导治疗第33天微小残留病灶≥10-4有22例(11.9%);危险度分层包括标危组50例(27%),中危组105例(56.8%),高危组30例(16.2%);3、复发及死亡情况分析:在185例ALL患儿中,共有29例(15.7%)出现复发,早期复发19例(65.5%),晚期复发10例(34.5%);其中单纯骨髓复发15例(51.7%),单纯中枢神经系统复发6例(20.7%),单纯睾丸复发2(6.9%),联合复发6例(20.7%);低危、中危、高危组复发率分别为6.0%(3/50)、15.2%(16/105)、33.3%(10/30);185例ALL患儿中有23例(12.4%)出现死亡,因复发死亡13例(7.0%)。4、生存分析:总体ALL患儿5年OS率(82.2±2.63)%,5年EFS率(67.6±3.29)%;标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的年5年OS分别为(90.5±3.84)%,(71.8±3.89)%,(64.7±8.35)%,LR分别与IR、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9,P=0.009),IR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6);5年EFS年分别为(83.1±4.23)%,(67.5±4.27)%,(56.7±8.70)%,LR分别与IR、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P=0.017),IR与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8);早期与晚期复发患儿5年OS率分别(22.5±11.30)%、(57.3±9.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5、单因素预后分析:性别、初诊时血小板计数、初诊时乳酸脱氢酶数值、初诊时骨髓幼稚细胞比例、免疫表型、TEL/AML、SIL-TALI、D15MRD与长期OS及EFS无明显关联;而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染色体、MLL融合基因、BCR/ABL融合基因、泼尼松诱导试验反应,D33MRD、有无复发、危险度分层对ALL患儿的OS(P值分别为0.000、0.047、0.04、0.000、0.022、0.033、0.029、0.000、0.009)及EFS有影响(P值分别为0.002、0.043、0.026、0.000、0.014、0.015、0.037、0.013、0.0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示:年龄(P=0.006)、复发(P=0.000)及危险度分组(P=0.029)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本中心ALL患儿总体预期5年OS率(82.2±2.63)%,5年EFS率(67.6±3.29)%,儿童ALL的OS及EFS均随着危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2、本中心ALL患儿预后影响因素有:初诊年龄、初诊白细胞计数、染色体、MLL融合基因、BCR/ABL融合基因、泼尼松诱导试验反应,D33MRD、有无复发、危险度分层为预后影响因素,其中年龄、危险度分组以及复发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为危险度分层治疗提供参考。3、ALL患儿早期复发多于晚期复发,且预后较差。复发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单纯骨髓复发(占51.7%)、单纯中枢神经系复发(占20.7%)、单纯睾丸复发(占6.9%)。
其他文献
网络环境下,丰富的网络服务会带来各种信息安全问题。基于此,论述青少年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提高青少年信息安全意识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营造良好
目前的网络中,IPv4的数量占据着绝大多数。如何完成IPv4转换到IPv6,是网络发展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由于目前大部分设备支持IPv4,要想快速完成转换是不可能的,因此人们提出许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与发展,在兴趣培养下提升初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为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探索的内容,也是当今社会综合性人才培养的要求,尤其
当代中国在历经40年的快速发展后,进入了经济新常态、政治新格局、生活新期待的“新时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能否正确处理干部改革创新工作中所犯的错误,是关系到改革能否继续前行的重大问题。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而其行为又深深地受到问责、处罚等约束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围绕约束问题产生的干部行为扭曲现象屡见不鲜,如“为官不为”“庸政懒政怠政”以及“问责乱象”“消极避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