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及应用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dea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业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础性产业,更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林业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有着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林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加快地区经济的进步,更是具有生态、社会效益。对林业资源进行有效的保护使其发挥生态效益,从而完成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我国当下林业工程建设最核心的内容。尤其是近些年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给予林业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但由于我国林业发展机制尚未成熟且受传统林业发展的思想影响,林业资源三大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中的生态效益最不为人所重视,部分地区对森林资源乱砍乱伐,造成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因此,如何引导人们正确的认识到林业资源所具有的价值效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运用货币的形式直观的反映林业资源的价值效益,不仅可以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方式来进行林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可以为地区相关林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实现林业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提供支持。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当下国内外林业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南省的林业资源特点,选取国内外林业资源价值评估中公认且易量化的指标与价值评估方法来对河南省林业资源综合价值进行评估。依靠河南省林业局和国家林业统计年鉴得到河南省林业资源的详细数据资料,并对林业资源的价值构成进行详细的分析与说明,并依次对当下通用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方法进行简单的描述,通过对比不同评估法的利弊,最终决定采用价值量评价法对河南省林业资源所具有的经济、生态、社会价值进行评估,并用货币将其所具有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进行量化,以期使得人们树立起生态思维,同时以经济利益为驱使,确保林业资源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从而确保林业资源综合价值的最优化。本文研究结果如下:基于国内外林业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与方法的回顾与评述,通过对河南省林业资源的实地考察、分析,构建出河南省林业资源价值评估体系。其中经济效益以林业经济产值输出为主,生态效益则主要包含: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价值构成,林业资源社会效益由创造再就业机会、文化教育和科研和林业公共管理体系的效益构成。经过计算得出:河南省林业资源的所产生的总价值效益由2010年的2443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362亿元,其中经济效益由2010年的75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58亿元,生态效益由2010年的130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880亿元,社会效益由2010年的382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824亿元。从上述计算结果中可以得知河南省林业资源所产生的价值效益年增长量为383.8亿元,年增长率为12.3%。之后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发对河南省五年的林业资源的综合价值效益进行分析。经过分析认为林业资源生态效益对林业资源的综合价值效益贡献度最大。其次,对林业资源各项价值效益进行评得出:近年来河南省林业资源所发挥的价值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但是相比于我国其它地区还是有一定差距,尤其是林业资源所发挥的生态效益总值虽然逐年增加但占比却逐年的降低。最后,以林业资源各项价值的分析评估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充分发挥河南省林业资源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运用作业成本法有利于电网企业进行成本精细化管理。在电力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成本仍然有很大的压缩空间,最主要的就是要对辅助费用进行有效的管理。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