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景观艺术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越来越精致的人居环境,在我们竭力创造美好生活的同时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群体——儿童。据调查显示,在居住区户外环境中,儿童是户外环境使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为儿童创造的户外游戏空间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明显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户外环境应该具有的游戏机会逐渐被各种休闲、消遣和网络娱乐所取代,而且长期占领着儿童游戏场地的是一批廉价、刻板的单体和组合器具,如滑梯、秋千和攀爬器材等,这种很简单的“固定场地+器械游戏”游戏模式毫无生机,没有自然的参与,没有切身的体验,提供不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我们不能忽视游戏对于儿童成长的作用,儿童在游戏中认识环境,提高认知、思维、运动能力,并塑造个性品德,培养集体感、责任感、合作精神。儿童游戏对人类而言,是通常而必须的。早期教育家如柯米尼亚斯(John Amos Comenius,捷克神学家及教育家)、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福禄贝尔(Friedrich Froebel,德国教育家)都强调了游戏的重要性---是儿童时代的天职,也是学习的媒介工具。实践证明,儿童与游戏不能分割,儿童与自然也不能分割,人类游戏自古以来都是在自然中展开的,所以儿童游戏场地环境也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在儿童、自然与游戏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概括了儿童游戏的类型,总结了居住区景观对儿童的实际意义,反思了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误区,勾勒出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和游戏场地设计的新目标,并在充分理解儿童游戏心理学及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要站在儿童的视角,将整个居住区环境与游戏场地相结合的理论构想。在这个构想之上本文主要研究了儿童的游戏的心理特点在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的表现方式,提出了景观要素在游戏场地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以及居住区儿童游戏场地结合景观设计的过程模式,以期改变对于儿童游戏场地的传统认识和创造手法,将儿童从固定的场地中释放出来,给他们自己选择游戏的机会。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孩子的未来设计,将整个居住环境作为游戏空间,利用各种自然条件和设施扩大孩子们的活动场地,让儿童善于发现和创造的天性充分发挥和发展,促进儿童身心均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