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地区长4+5油层组近年来在勘探开发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该区砂体物性较差,成岩作用复杂,对进一步开发及提交控制储量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搞清该区高孔带的分布,科学合理的预测有利储层分布区域,作者深入研究了该区长4+5储层砂体的展布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成岩作用对孔隙的影响,最终结合沉积、成岩、微观孔隙研究成果,对研究区有利储层进行了合理预测。通过岩心观察及测井分析、粒度分析并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等资料,确定白豹地区长4+5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其骨架砂体由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形成。并对该区砂体厚度和砂地比值在平面上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在平面上将其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微相。借助铸体薄片分析、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识别其主要微观孔隙结构及孔隙组合类型,并利用高压压汞技术分析了储层孔吼分布特征,运用分形几何原理对不同成因的微观孔隙结构进行了分类与评价,并定量表征了不同孔隙的非均值性强弱。依据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薄片鉴定、X衍射等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及成岩作用特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指出,白豹地区长4+5油层组储层砂岩类型以长石砂岩和岩屑砂岩为主;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对储层孔隙破坏较为严重,溶蚀作用对储层物性有一定的改善,但改善程度不是很大。该区目的层现处于中成岩A期。受沉积、成岩作用控制,将研究区划分为四种成岩相,孔隙衬里式绿泥石胶结及残余孔隙发育相、自生高岭石胶结及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孔隙衬里式绿泥石胶结及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弱压实方解石胶结相。其中以孔隙衬里式绿泥石胶结及不稳定组分溶蚀相储层物性最好,孔隙衬里式绿泥石胶结及残余孔隙发育相次之,弱压实方解石胶结相储层物性最差。通过对物性展布规律及孔隙演化定量分析认为,沉积作用决定了储层原始孔隙度的发育,成岩作用主要决定了对储层原始孔隙的改造程度及次生孔隙的发育程度。依据本区沉积、成岩作用特点及物性展布规律、孔隙分布规律,对研究区储层进行了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