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典型有机物2,4,6-三氯酚(2,4,6-TCP)、五氯酚(PCP)、四溴双酚A(TBBPA)和六溴环十二烷(HBCD)体外暴露,对水生生物——幼龄鲫鱼氧化胁迫指标的影响。目的在于测定污染物胁迫下水生生物体应激蛋白HSP70的产生及抗氧化防御系统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筛选敏感生物标志物及水环境生态风险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了PCP和2,4,6-TCP静态暴露(10d)对鲫鱼的生物毒性效应。运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鱼脑组织中应激蛋白HSP70的诱导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在两种氯酚各自的实验浓度范围内,HSP70的相对灰度值随浓度变化呈现先诱导后抑制的大体趋势;HSP70对PCP暴露更为敏感,在0.001mg/L(低于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时对鱼脑组织HSP70有较显著诱导(P<0.05),说明运用分子生物学指标要比传统的检测指标更敏感,可以考虑HSP70作为两种氯酚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2.研究了TBBPA动静态暴露对肝、脑、腮组织HSP70诱导表达的影响,及TBBPA在肝脏中的富集情况和对肝脏MDA含量的影响。实验表明,超过0.01mg/L,鲫鱼肝脏对于外界TBBPA的富集达到饱和;肝脏中HSP70的诱导表达情况与TBBPA的富集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组织中HSP70对TBBPA的响应为脑>肝脏>鳃;脑组织中的HSP70对TBBPA十分敏感,极低浓度或暴露初期就能显著诱导HSP70的产生,脑组织中的HSP70可能可以作为TBBPA水环境污染的标志物。
3.研究了四溴双酚A动静态体外暴露对鲫鱼血清抗氧化系统的影响。静态实验表明,SOD在高浓度暴露(0.1 mg/L)下显著升高;GSH对TBBPA十分敏感,低浓度即被显著抑制;GSH-Px总体趋势在中低浓度下被显著诱导,高浓度时活性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CAT在高浓度暴露时活性显著升高。动态暴露中SOD呈现先抑制后诱导趋势,GSH含量在整个暴露过程中都被抑制,GSH-Px在暴露初期和中期被诱导,而CAT活性则在暴露后期被显著诱导。静动态暴露实验结果表明,在鱼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时,会倾向于选择不同的应激补偿机制来消除胁迫。此外,血清中GSH对TBBPA污染胁迫的响应既快速又灵敏,可以考虑将鲫鱼血清中GSH含量作为水环境中TBBPA的生物监测指标。
4.研究了六溴环十二烷诱导鲫鱼组织HSP70的产生及分子致毒机制。动静态暴露实验表明,HBCD体外暴露12d的无效应浓度(NOEC)小于0.01mg/L;HBCD对水生生物重要的致毒机理可能是通过甲状腺激素的活性特征在生物体内诱导产生了·OH;肝脏中HSP70与活性氧产生随浓度变化呈良好的正相关(r=0.88,P<0.05),推测HSP70的合成与活性氧有关;肝组织抗氧化防御指标CAT与SOD对HBCD响应不敏感,GSH/GSSG比值变化趋势与GSH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表明了鲫鱼在暴露过程中受到了氧化应激;脑、腮组织中HSP70合成量的变化趋势大体上一致,说明了HSP70在作为指示HBCD污染生物标志物功能上的一致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