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有效学习方式的个案研究——以尝试学习为例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x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因此,转变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有效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尝试学习强调“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整合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建构自主、探究与合作的有效学习方式的理念,能逐步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本文试图在有效学习方式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验证尝试学习的有效性,把尝试学习与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进行比较研究,并试着提出尝试学习实施的指导策略。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前言。有效学习方式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及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有效学习方式的实施,尝试学习能够将“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第二部分:有效学习方式的相关研究。学习方式是学习者进行学习时所使用的独特的行为操作风格或习惯,是学习者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倾向性。有效学习方式是指在有效的学习策略的指导下,能够以最少的实践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达到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的,它包括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和学习结果的有效性。有效学习具有建构性、积累性、目标性、情景性及主动性等特征。有效学习的条件包括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清晰的学习目标、适宜的学习任务、积极完成任务的信心、奖励与反馈以及循环练习和学习迁移等。 第三部分:尝试学习是一种有效学习方式。对尝试学习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尝试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成功”;总结出尝试学习具有能动性、自主性、独特性、创造性、情感性及合作性等特征;分析了尝试学习在对学习者主体精神的解放、实现学习者学习目的、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能力以及顺应新课程改革等方面的价值,试图对尝试学习的有效性进行初步验证。第四部分:新课程背景下的尝试学习。通过把尝试学习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进行对比研究,认为尝试学习是自主的学习,合作是尝试成功的保障,尝试即探究,充分挖掘了尝试学习的有效性。 第五部分:尝试学习的实施策略。试图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提出指导尝试学习实施的策略。要激发学生的尝试动机,培养其反思能力和元认知监控能力,教师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同时要相应地改革学校考试和评价制度。 第六部分:结束语。
其他文献
学位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工程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工程活动在促进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显现出了很多负面效应。正负两面的影响改变了人们的教育观。从20世纪开始,世界高等工
在物理教学中加入比喻的元素就是通过打比方的方法,根据比喻双方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学生熟知的另一种事物,加深对未知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借助比喻能使深奥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