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通过检索中外公民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归纳出由于各不相同的社会结构、历史传统和政治文化,各个国家公民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同,主要有以德国为代表的义务论的公民教育、以美国为代表的权利论的公民教育和以新加坡为代表的道德中心论的公民教育.相应地,各国小学公民教育的目标定位和内容遂选便有着较大的区别.在借鉴和反思世界公民教育的经验之后,该文通过分析中国小学公民教育的时代演变,发现中国小学公民教育问题较为突出,比如公民权利意识淡漠、主体意识消融、公共精神和社会合作精神缺乏等现象普遍存在,从而试图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当务之急需要提高的公民基本素质:法治精神、环境道德、合作共处.当然,由于目前中国公民社会发育还不够成熟,制度性伦理还有待于完善和健全;另一方面,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理论的探讨尚不够充分,因而该文所讨论的中国小学公民教育基本内涵,其适切性和周延性同样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并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总之,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刚刚拉开序幕,其科学性和有效性尚有赖于课程的开发、教育管理的改善以及教师教育质量提高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