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构建适合陕西省的“养老护理员规范化职业培训模式”,完善养老护理员的职业培训教育体系,为养老护理员职业培训政策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2.开展培训模式的初步应用,为养老护理员提供专业、全面的规范化培训,全面提高其护理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养老护理服务质量和入住老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方法:1.通过文献查阅分析,了解国内外养老护理员的培训现状、培训需求及最新进展。2.结合文献分析结果,在对养老机构管理者、养老护理员、入住养老机构老人及家属等多维度访谈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课程体系设置专家咨询表。3.通过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仔细分析、讨论、修改、完善后形成“养老护理员规范化职业培训模式”。4.开展对“养老护理员规范化职业培训模式”的应用研究,以陕西省30家养老机构465名护理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干预组,试验组接受“规范化职业培训模式课程体系”的培训,对照组接受非规范化自主培训和自主学习。收集效应指标进行培训效果评价,效应指标主要包括养老护理员知-信-行、入住老人满意度和养老护理员理论考试成绩三个方面。其中,前两者通过自行设计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养老护理员理论考试成绩采用统一试题考试。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方法包括:2c检验、t检验和多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准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构建了一套“养老护理员规范化职业培训模式”,该模式内容包括:初级/中级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与培训课程安排、高级/技师级养老护理员规范化培训课程设置与培训课程安排。2.规范化培训对养老护理员“知-信-行”的影响2.1对“知识”得分的影响:干预前后,对照组“知识”得分50.65±16.70 vs71.20±14.75,试验组“知识”得分52.42±18.16 vs 78.70±14.2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知识”得分干预后上升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对“信念”得分的影响:干预前后,对照组“信念”得分16.75±1.03 vs16.81±0.60,试验组“信念”得分16.66±1.47 vs 16.88±0.5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信念”得分干预后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对“行为”得分的影响:干预前后,对照组“行为”得分47.40±17.55 vs60.21±16.53,试验组“行为”得分48.69±17.19 vs 66.63±13.36,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行为”得分干预后上升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对“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干预前后,对照组“知-信-行”总分114.80±32.88vs 148.22±28.34,试验组“知-信-行”总分117.78±34.31 vs 162.21±25.9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知-信-行”总分干预后上升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规范化培训对养老护理员理论成绩的影响干预后,对照组与试验组理论成绩分别为69.60±12.54 vs 74.61±12.50,试验组与对照组理论成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规范化培训对满意度的影响4.1养老护理员的满意度调查干预后,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培训对象对培训总体满意率达到90%以上,对“总体收获、培训内容总体满意度、内容安排、通过培训掌握了养老护理员的相关知识和技术、教学计划安排、内容讲授方法、培训教材和培训设施”满意率分别达到97.35%、97.05%、96.17%、95.58%、93.81%、92.92%、91.74%和90.86%。4.2对入住老人满意度的影响干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护理老人在“基础护理”满意度(2.35±0.73 vs2.07±0.70)、“心理护理”满意度(2.42±0.79 vs 1.98±0.81)、“康复护理”满意度(2.32±0.79 vs 1.88±0.89)三个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照料”满意度(2.82±0.47 vs 2.68±0.69)维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应用Delphi专家咨询法所构建模式指导下的规范化职业培训能有效提高养老护理员的护理知识与技能行为,培训效果好,满意度高。该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为养老护理员规范化职业培训政策制定提供了科学可靠的试验依据,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提升了养老护理员护理服务的专业化和规范性,提高了入住老人的生活质量与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