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水资源的短缺、水环境的恶化,饮用水标准的提高以及传统饮用水处理工艺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寻求新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以改进或替代传统工艺已是给水处理领域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膜孔径为0.1μm的浸没式微滤膜对高温高藻期滦河原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考察了不同预处理方式下膜系统的除污染效果,并与常规处理工艺进行比较。研究了试验采用的三种膜污染清洗技术,对其操作参数进行了优化。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浸没式膜系统对浊度和颗粒物具有卓越的去除效果,出水浊度平均0.08NTU,膜出水中粒径大于2μm的颗粒小于30个/mL,大于15μm的颗粒几乎被完全去除。增加预处理措施并未明显提高膜对浊度物质的去除率。膜系统可完全去除藻类,出水中铁的含量小于0.05 mg/L。2.增加预处理措施可强化膜系统对有机物的去除,且出水水质较为稳定。膜直接过滤对CODMn的去除率在12.5%~46.0%之间,平均30.3%:对UV254去除率较低,平均为1.5%。增加混凝预处理后去除率明显上升,系统对CODMn的去除率从30.3%提高到50.3%,对UV254的去除率为23.0%。第三阶段采用混凝和氯氧化联合预处理,CODMn的去除率提高到52.7%,UV254的去除率达到26.4%。在高温高藻期,要保证膜出水的有机物浓度达标,必须采取一定的预处理措施。3.同常规工艺比较,膜工艺表现出优异的除浊性能。本试验条件下膜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优势不大,但其药剂费用远低于常规工艺。两种工艺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差异不大。试验表明在饮用水膜处理中必须增加消毒工艺。4.周期反冲洗是防治膜污染的必要手段。本试验条件下,反洗时间85s、反洗水流量15 m3/h时的反冲洗效果最佳。EFM操作是防治膜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本试验工况下,EFM执行时间在45min~60min较为合适,清洗剂选择0.41wt%NaOH和800ppm NaClO为宜。化学清洗可使膜性能得到极大地恢复。化洗之前进行3次、之后进行4次物理清洗为宜。在高温高藻期,水中的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主要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