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制”实践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行河长制进行河湖治理的号召下,各地纷纷建立河长制。河长制应急而生,作为新事物,理论跟进不足,还存在一些争议。如何将其打造为长效治理机制,仍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本文试图梳理国内外河道治理与流域治理研究的基础上,对河长制的理论有所发展。江苏在十年实践经验基础上打造的河长制短时间内就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仍面临许多困难。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剖析江苏河长制的实践困境,分析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水资源作为公共资源,在学理界共有四种治理理论。经过研究分析,本文认为政府主导下的协调治理能够弥补科层制的缺陷,有效调动市场和社会公众的力量,是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河湖治理模式。本文将江苏河长制作为研究对象,从河长制概念界定出发,通过翻阅文献调查分析了江苏河长制的缘起与发展,发现江苏在实践中面临运行基础薄弱、政府行为失范等困境,具体表现为资金缺口,专业人才少,协调机构人员配备不足,河长缺乏治理意识,责任观念淡薄,巡河不认真、河长办公室职能弱化等。此外,由于社会群众乱丢垃圾,侵占岸线等行为,也给治理工作带来了阻碍。经过分析,由于行政体制痼疾、司法体制滞后,导致河长制“先天不足”;而河长制本身监督机制不完善,考核指标简单导致考核效力差,问责结果不具体,责任链不清晰,协调机制不具体,其自身机制不健全也影响该制度发挥应有的作用。整个社会公共精神淡薄导致了群众和企业的污染行为,河长对水治理没有产生足够的重视。通过查阅文献分析美国田纳西治理案例、英国泰晤士河案例以及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案例,从其治理过程中总结提炼成功经验。主要包括设置统一而权威的协调机构、契约化管理、合理使用奖惩机制、重视公众力量、进行综合治理、多渠道筹集治理资金等。本文结合协同治理、整体性治理以及行政协调思想,从政府角度出发,从自身、引入市场工具、调动社会力量等方面提出解决困境的建议。政府自身方面具体包括加强立法,修改修订法律,加强执法,对整个行政体制进行整体性改革,从而改善河长制运行背景;从多渠道加强资金保障、咨询专业人才、建立信息化平台、落实责任链等多方面夯实河长制运行基础,落实河长制考核问责机制,健全河长制。市场方面主要在于市场政策工具的使用,例如利用市场推动排污企业产业升级、让市场参与河湖养护等,充分借助市场力量提高治理效率和效果。而另外一方面要通过宣传、开展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社会公共意识,而河长制也要拓宽公众参与治理的渠道。
其他文献
针对某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一套以PLC为控制中心的控制系统,对该系统的功能、硬件配置、软件设计思想和程序结构进行了讨论。实际运行表明,该系统合理、有
近年来,我们平顶山市委通过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村官”,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建设的方式方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徐光春专门作出批示:“组织大学毕业生到农
企业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有效运行,并通过PDCA循环持续改进,是防范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是衡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绩效和持续改进的重标志,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公信力的展示,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创造条件。如何科学合理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成效,客观公正评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受到相关各方广泛关注,也对开展企业安全生
期刊
党组(党委)中心组是在党组(党委)内部建立的理论学习组织,是处级以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职理论学习,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理论政策水平、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有效途径,是
本报讯 (记者丁小凤)3月18日,全市审计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审计创新力度,提高审计质量,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审计措施,提高审计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审计支撑
报纸
摘要:在设备的全寿命周期中,设备检维修管理尤其重要,在设备的一生中,维护检修活动占据了相当一部分的比例,而设备的检维修管理也是众多企业设备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检维修活动的质量影响设备寿命,更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指标和人和物的安全管理,是综合了多种管理于一身的设备作业活动,本文就化工行业焦化厂设备检维修管理进行详细说明,以过程管理和闭环管理为基础,针对不同的设备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实现检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