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技术是生物技术的重要内容,在对其运用的基础上培育出的转基因水稻等转基因作物,其中很多品种已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我国在转基因水稻方面的研究已属世界领先地位,但囿于国家政策、风险评价要求以及民众对转基因水稻的认知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直至2009年,转基因水稻才获国家生产应用安全证书,能够在湖北省进行种植,这标志着我国即将进行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种植。事实上,种植具有优良性状的转基因水稻对于缓解我国的粮食危机、保障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中,知识产权体系的完善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而此种完善应当在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及《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知识产权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因此,进行转基因水稻知识产权研究,就是要对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基础性知识产权问题进行解答,并从知识产权战略所要求的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四方面加以完善,从而为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同时也为其他转基因作物的产业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为完成以上目标,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实证调研法等分析方法,并以法学、生命科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在对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从转基因水稻知识产权的基础理论入手,并结合我国转基因水稻专利检索的数据分析,对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中知识产权方面产生的争议问题进行了解答。在我国知识产权总体战略的指导下,在对国外先进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从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四方面着手研究,分析我国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知识产权体系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进行相应的转基因水稻专利检索,首先是要对转基因水稻产业化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争议问题进行解答;其次则是通过对转基因水稻专利申请的国别、权利要求、专利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的年度变化等内容进行的分析,了解我国及世界各国在转基因水稻领域所进行的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及市场的发展动向。通过专利检索,可以了解他国的知识产权战略布局,可以为我国政府出台政策及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最有力的技术情报支持,是我国进行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知识产权具体战略布局的重要依据。转基因水稻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与保护并不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以推动转基因水稻产业化的顺利实施为共同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个统一而又协调的知识产权体系。在创造方面通过对我国现行专利法制度及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的考察,明确我国已为转基因水稻的产业化提供了相应的知识产权制度支持,而在对这两个制度的比较以及对植物是否具有可专利性的分析基础上,进行我国转基因水稻知识产权的模式选择,并提出在建立农业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制度的基础上进行依赖性派生品种制度的构建等。在运用方面通过对我国知识产权制度中专利权及品种权的权利内容以及权利限制制度、使用许可制度、权利转让制度的研究,明确我国进行转基因水稻知识产权运用的方式,针对我国转基因水稻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低的现状提出对国外先进技术进行合理运用以及建立知识产权合作联盟的建议,但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重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注重对转基因水稻及其产品与非转基因水稻及其产品混杂的管制等。在管理方面,根据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知识产权的国家管理、科研机构管理和企业管理。在对这三方管理的完善上,应将它们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以进一步加强转基因水稻的自主知识产权建设为中心,在注重与国际的竞争与交流的同时,进行社会中间层的完善,进行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评估机制、预警机制、激励机制的建设,进行知识产权良好文化氛围和人文氛围的营造。在保护方面,我国采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双轨制形式,能够很好地进行这两种保护方式之间的取长补短。在进行行政保护的执法机构、执法程序、执法人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完善的同时,还要注重转基因水稻的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并从侵权认定标准、司法鉴定方法、法律救济、责任追究等方面进行转基因水稻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