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目前的项目评价中,只对不可再生资源提出了以机会成本计价的原则,缺乏具体的计算框架。另外,我国资源价格改革长期滞后,市场化程度不高,价格构成缺项。以这样的价格作为计算机会成本的依据,会造成评价结果的严重失真,造成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加剧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项目评价中对可耗竭资源评价的缺位而产生的。作为一整套评价体系,本文首先界定了可耗竭资源的概念、范围、项目评价中的分类。其次,提出了以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分析交易性可耗竭资源的经济价值构成,以总经济价值理论分析环境性可耗竭资源的经济价值构成,并详细分析了其各个构成要素以及在价格中的税费表现形式。再次,提出了价值构成角度和项目评价角度的价值计算方法。前者将各项构成要素值加总;后者区分为可外贸资源和不可外贸资源,在国际或国内市场价格基础上对税收、折耗价值以及环境成本进行调整。对于环境性资源,其经济价值的计算可以采用陈述偏好法和显示偏好法,本文总结了各种具体方法的适用条件,并且考虑到项目评价的效率,特别推荐使用效益换算法。第四,本文提出使用亚行法计算替代资源明确的资源折耗价值;使用修正使用者成本法计算替代资源不明确的资源折耗价值。最后,通过案例说明可耗竭资源新评价方法,尤其是考虑了折耗价值后对项目评价指标的影响,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