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应用实验室自主研发的脉冲低温等离子体射流反应器,探究了其在促进凝血方面的机理,提出了等离子体可以影响血小板功能从而促进凝血的观点;同时通过动物实验,验证了其在伤口愈合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该设备由脉冲电源和射流反应器两部分构成,电源可以输出频率在1-30kHz、电压在0-12kV之间的微秒脉冲,文中使用的射流长度约5cm,光谱分析测试了等离子体当中活性粒子的分布,并计算得到其电子激发温度为3616K。
在凝血方面,为了研究等离子体促进凝血的机理,开展了等离子体处理全血和分离血小板的实验。我们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刺激大鼠全血表面快速形成膜状结构,根据其膜结构和无细胞核的特征推测该结构由血小板构成。针对分离后的血小板,开展一系列体外实验,研究等离子体刺激血小板细胞功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透射电镜观察到其内容物减少;血小板上清液无标签质谱分析,发现有很多与血小板聚集相关的蛋白质增加释放,其中增加最多的为CXC趋化因子RTCK1,这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血小板的聚集增加;将PKH26和PKH67荧光染料与流式细胞仪联用,发现等离子体120s组别的双色事件为63.7%,空白对照组仅为17.0%。且聚集情况在半小时后有略微增加,证明这一过程不可逆。这表明等离子处理能持续活化血小板,激发其在血液凝集方面的生物学功能。这可能是等离子体促进凝血的潜在机制之一。
为了验证等离子体对慢性伤口愈合的促进效果,利用链脲霉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使用等离子体处理实验组,氦气处理对照组,对愈合情况进行检测。在第7天、14天、21天,取伤口组织固定后,进行苏木精曙红染色、梅森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估伤口再上皮化、胶原蛋白沉积、新血管生成以及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使伤口有更快的上皮组织形成、胶原蛋白沉积以及更完整的伤口结构。伤口动力学结果显示,第1、3、6、11、13、15、16天伤口面积比有差异(P<0.05),在第5、14、17-21天伤口面积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等离子体处理组的伤口愈合更快。
同时本文的研究还注意到了,使用等离子体处理愈合中的伤口,可以减少瘢痕的形成,提高美观度。通过苏木精曙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等离子体可以影响TGF-β/Smad2/3途径,减少α-SMA的数量,从而降低组织的纤维化,减少瘢痕生成。
在凝血方面,为了研究等离子体促进凝血的机理,开展了等离子体处理全血和分离血小板的实验。我们发现等离子体处理可以刺激大鼠全血表面快速形成膜状结构,根据其膜结构和无细胞核的特征推测该结构由血小板构成。针对分离后的血小板,开展一系列体外实验,研究等离子体刺激血小板细胞功能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经等离子体处理后,透射电镜观察到其内容物减少;血小板上清液无标签质谱分析,发现有很多与血小板聚集相关的蛋白质增加释放,其中增加最多的为CXC趋化因子RTCK1,这与血小板活化密切相关。流式细胞检测发现,经过等离子体处理,血小板的聚集增加;将PKH26和PKH67荧光染料与流式细胞仪联用,发现等离子体120s组别的双色事件为63.7%,空白对照组仅为17.0%。且聚集情况在半小时后有略微增加,证明这一过程不可逆。这表明等离子处理能持续活化血小板,激发其在血液凝集方面的生物学功能。这可能是等离子体促进凝血的潜在机制之一。
为了验证等离子体对慢性伤口愈合的促进效果,利用链脲霉素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使用等离子体处理实验组,氦气处理对照组,对愈合情况进行检测。在第7天、14天、21天,取伤口组织固定后,进行苏木精曙红染色、梅森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评估伤口再上皮化、胶原蛋白沉积、新血管生成以及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等离子体处理可以使伤口有更快的上皮组织形成、胶原蛋白沉积以及更完整的伤口结构。伤口动力学结果显示,第1、3、6、11、13、15、16天伤口面积比有差异(P<0.05),在第5、14、17-21天伤口面积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等离子体处理组的伤口愈合更快。
同时本文的研究还注意到了,使用等离子体处理愈合中的伤口,可以减少瘢痕的形成,提高美观度。通过苏木精曙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发现等离子体可以影响TGF-β/Smad2/3途径,减少α-SMA的数量,从而降低组织的纤维化,减少瘢痕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