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外侧入路)的临床麻醉应用效果。方法:择期行单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外侧入路)的老年患者共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SA组)和实验组(NB组),每组30例。SA组行轻比重单侧腰麻2.02.5 ml(0.5%布比卡因2 ml+灭菌注射用水1 ml);NB组在超声引导下先平卧位行髂筋膜间隙阻滞(0.4%罗哌卡因50 ml),然后改为侧卧位行骶丛神经阻滞(0.5%罗哌卡因20 ml)。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感觉与运动阻滞的起效时间及成功时间。记录患者入室时(T0)、摆放侧卧位前1 min(T1)、摆侧卧位时(T2)、手术开始切皮时(T4)、手术开始后30 min(T5)、手术缝皮结束时(T6)、术后24 h(T7)的VAS评分,并记录T0T2、麻醉后5 min(T3)、T4T6的MAP及HR。记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满意度和手术中辅助使用多巴胺、阿托品的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麻醉效果: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与阻滞成功时间NB组均较SA组明显延长(P<0.05)。VAS评分的比较:与SA组比较,NB组VAS评分在T1、T2、T7时点低,T4、T6时点高(P<0.05)。与T0比较,NB组T2时VAS评分降低(P<0.05);SA组T2时VAS评分升高(P<0.05)。麻醉满意度:NB组的麻醉满意度优于SA组(P<0.05)。(2)血流动力学状况:MAP的比较:与SA组比,NB组MAP在T2时点低(P<0.05),T3时点较高(P<0.05);与T0比较,NB组T3时MAP降低(P<0.05);SA组T2时MAP升高,T3时MAP降低(P<0.05)。HR的比较:两组HR在各同一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NB组HR在T2、T3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A组T2、T3时点HR升高(P<0.05)。血管活性药的使用:NB组多巴胺使用率低于SA组(P<0.05);阿托品使用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并发症发生情况:NB组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均低于SA组(P<0.05);局麻药中毒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联合骶丛神经阻滞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外侧入路),可减轻摆放体位所致疼痛及血流动力学波动,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少,且不良反应较少,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患者麻醉满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