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和内容分析法,在研读《夏声》自1908年2月创刊至1909年9月停刊共9期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其做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细致梳理《夏声》的编辑出版情况、编作者群体的办刊活动;深入研究《夏声》的期刊特点;重点研究《夏声》民主革命思想、教育救国思想和科学救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呈现其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中的发展轨迹,探究《夏声》在西北地区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夏声》是以陕西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员为核心创办的一份革命期刊,主要撰稿人有井勿幕、茹欲立、李元鼎、张季鸾等。《夏声》中的“夏”既意为“华夏民族”,又意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的陕西。它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传播到陕西,最早提出陕西发展现代实业的构想。《夏声》的创办撰稿、运营发行、读者受众主要依靠地方,报道内容以西北为重,同时又关注各地各界的最新动态,探索民族出路,具有浓厚的地方意识和强烈的国家观念。《夏声》是言论性期刊,以宣传救国思想为主,包括民主革命思想、教育救国思想和科学救国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强调保全国家独立,防止利权外溢;反对清廷腐败专制,实现国民自立。教育救国思想强调振兴教育以强民救国,揭露学界腐败,批判封建教育,并积极为西北教育探索出路;科学救国思想强调学习科技新知以提高民众素养,重视社会科学以解放国民思想。《夏声》是西北民众接受新知、了解地方和国家形势的重要窗口。作为陕西留日学生创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革命期刊,《夏声》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参与舆论宣传方面的议程设置,成为能够与政治权利制衡的重要力量。留日学生积极利用这一媒介,发表言论,传播思想,营造革命氛围,建构中华复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