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留日期刊《夏声》及其救国思想传播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sl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采用原始文献考证和内容分析法,在研读《夏声》自1908年2月创刊至1909年9月停刊共9期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新闻传播学角度,对其做较为全面的历史考察。细致梳理《夏声》的编辑出版情况、编作者群体的办刊活动;深入研究《夏声》的期刊特点;重点研究《夏声》民主革命思想、教育救国思想和科学救国思想的传播和影响,呈现其在中国新闻传播史中的发展轨迹,探究《夏声》在西北地区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夏声》是以陕西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员为核心创办的一份革命期刊,主要撰稿人有井勿幕、茹欲立、李元鼎、张季鸾等。《夏声》中的“夏”既意为“华夏民族”,又意作为华夏文明发源地的陕西。它最早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学说传播到陕西,最早提出陕西发展现代实业的构想。《夏声》的创办撰稿、运营发行、读者受众主要依靠地方,报道内容以西北为重,同时又关注各地各界的最新动态,探索民族出路,具有浓厚的地方意识和强烈的国家观念。《夏声》是言论性期刊,以宣传救国思想为主,包括民主革命思想、教育救国思想和科学救国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强调保全国家独立,防止利权外溢;反对清廷腐败专制,实现国民自立。教育救国思想强调振兴教育以强民救国,揭露学界腐败,批判封建教育,并积极为西北教育探索出路;科学救国思想强调学习科技新知以提高民众素养,重视社会科学以解放国民思想。《夏声》是西北民众接受新知、了解地方和国家形势的重要窗口。作为陕西留日学生创办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革命期刊,《夏声》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参与舆论宣传方面的议程设置,成为能够与政治权利制衡的重要力量。留日学生积极利用这一媒介,发表言论,传播思想,营造革命氛围,建构中华复兴之路。
其他文献
<正>上个世纪50年代,著名歌唱家郭兰英的《夸土产》,开口就唱"平遥的牛肉,太谷的饼……",把平遥牛肉的名字唱遍大江南北。现如今,靠旅游发展再次
<正>田家英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跟随毛泽东18个年头。他不仅才学深厚,为毛泽东起草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稿,还做过毛泽东长子毛岸英的文史老师,备受毛泽东的赏识和器重。他
<正> 不久前,我的一位朋友被家里的喷发胶罐炸伤了眼睛,几乎毁容。有好事者怂恿其状告发胶生产厂家,为此朋友折腾了几个月,结果败诉了。原因是消费者使用不当。因为发胶快用
小学生本身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比较薄弱,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刚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状态还没有调整好,所以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遇到的问题层出不穷,对老师的管理工
卷首专栏是一个杂志的开篇之作,是杂志的脸面和灵魂,是杂志各个栏目的领头羊,是一个杂志的航向标。卷首栏目一方面以读者为导向,承载向社会传播信息的功能,另一方面也反映出
《书屋》创办于1995年8月,是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群体的思想文化类期刊。1995-2001年,在周实、王平两位主要编辑的努力下,《书屋》以图书评论及思想随笔为依托,汇集了国内老、中
【正】 文艺复兴、巴罗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音乐爱好者大都对这些词语耳熟能详,但对它们的定义方式和具体含义则未必清楚。西方音乐史逾五千年,按照风格流派和历史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经济领域信息的需求量也逐渐扩大,为我国财经类杂志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槊机。一时间,我国财经类杂志市场异常活跃,近几年《中国经济周刊》、《
本文对当前的形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指明了组建网络电台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了网络电视台设计原则和总体架构以及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