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作家所要观照的是作为一种隐喻和形象化的疾病,疾病作为个人的遭遇乃是社会——文化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疾病”是出现频率很高的意象。作家所要观照的是作为一种隐喻和形象化的疾病,疾病作为个人的遭遇乃是社会——文化的构成,个体的疾病现象本质上是结构在人体——社会——文化关系的体系中。对于文学来说,疾病隐喻既是一种文学修辞和叙事方式,也是创作者阐释表达的空间和意义生成的载体,同时也意味着一个知识系统的建构。长期以来,对疾病隐喻的研究多侧重于社会——文化的内涵,而忽略了它与性别文化象征之间的复杂关联。事实上,疾病隐喻一直有一种性别化的倾向,这一点在女性书写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首先,在现代民族国家的想象中,女性的弱势身份与疾病之间似乎有一种天然的联系,女性与疾病常常处于可以置换的同质地位,男性通过建立女性与疾病的隐喻关系来实现民族国家的主体身份认同。女性身体成为特定历史语境中意识形态争夺的场所,被一再地领域化、编码化。
其次,在女性作家笔下,疾病获得了不同的隐喻功能,它参与建构了女性的自我主体。疾病作为女性私人化和个体化的体验,具有强烈的内在性,它书写了另一种被种种关于启蒙、救国、现代化的历史“大说”所遮掩的女性生命真实。对于女性来说,疾病更是一种身体欲望的表达方式。
再次,从疾病的隐喻意义层面,肺病、性病和疯女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常见的典型的疾病意象,通过对这三类疾病意象进行男女两性身体叙事的比较,可以发现性别政治在女性身体上的种种权力痕迹。同一类发生在男女两性身上的疾病,会获得不同的隐喻内涵,同一类发生在女性身上的疾病,由于叙述者的性别差异,也会获得不同的隐喻功能。这一点有效地说明了性别作为社会象征系统中极为重要的文化符码,对疾病隐喻的建构、解读,必然与这一叙事/知识话语系统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大部分人吃药的时候关注的是药物的用法、用量。殊不知,服药的水温也很有讲究。服药不宜用热水(一般指60℃及以上),因为有些药品遇热后会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疗效。下面让我们看看哪些药物不宜用热水送服: 1.易被高温破坏失活的药物 这类药物主要包括助消化的酶类、各种活疫苗以及含活性菌的制剂。酶是有活性的蛋白,遇热变性凝固,从而导致疗效下降或消失。常用的有胃蛋白酶合剂、复方淀粉酶口服溶液、胰蛋
我跟女友相处快两年了,开始时我父母就不太同意,说门不当户不对,可我觉得那就是老辈人的陈词滥调,他们就是嫌弃女友家是农村的,还没多少文化。现在相处下来的确矛盾越来越多,难道爱情真的会败给门当户对?沈阳:郭啸 门当户对并非陈词滥调,爱情真的需要门当户对。你的背景决定你的圈子,你的圈子决定你的三观,你的三观决定你的生活态度,你的生活态度决定两个人能不能在一起过日子。 爱情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很多人
数学是技工学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必选课程之一,在技工学校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根据技工学校的专业特点,充分发挥数学课程的作用,对学生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计算机汉语方言辨识是计算机自动判别说话人所讲汉语方言语音片段的方言属性,并据此辨别说话人所属地域的一项技术。这项技术在言语工程、公共安全、语言研究等众多领域均具有
天下一千对夫妻有一千种幸福或悲伤,但每对夫妻都会遇到很多“第一次”,这几个转折点也许会让你身心疲惫,也可能让你越来越爱他。 第一次 家庭大战 杨露和马力结婚两个月后,就因为婆婆的经济要求发生了第一次严重冲突。马力的妈妈是个时髦老太太,经常要求儿子为她支付出国旅游、购买衣服首饰的费用。杨霞终于爆发。 绕过暗礁:认真倾听对方的解释,不要打断或插话;就事论事,不要翻陈芝麻烂谷子;最大程度地理解对方
随着首届“陆俨少奖”终评工作的圆满完成,(经过评委们6轮的慎重投票)共计32件佳作分别荣获金、银、铜和优秀奖,并于3月30日开始在浙江画院官方网站及各大媒体上公布。现在浙
婚姻是条长满刺的毛毛虫,与它斗智斗勇,胜负的标志是它先褪光了刺,还是你先过了敏。给你一个毛毛虫犯痒的时间表,看看感情到底是怎么发痒的。 结婚前:摸索期 【关键词】动机 义务 症状:1、未考察清楚就急促结合导致的婚后问题通常较难调和。2、只有一腔爱情,往往对婚姻中应尽的义务缺乏必要考虑。 专家支招:婚姻的动机有三个:爱情、繁衍、经济。如果在结婚前只考虑爱情,那么这样的婚姻缺乏稳定,因为光有爱
先秦儒家的三大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同时也是顶级的语言大师。承载着他们睿智、深邃思想的语言广为流传,绵绵不衰,其中很多语句已成为世人耳熟能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