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肺炎支原体(MP)对大环内酯类药物(ML)的耐药发生率,MP耐药的临床特点以及MP耐药的相关因素。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7月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7例肺炎患儿,经荧光定量PCR(FQ-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确诊为MP感染。入院后即提取患儿咽拭子,提取MP DNA,应用巢式PCR扩增测序,检测耐药基因。凡PCR扩增测序检测出耐药基因者入耐药组,无耐药基因者入非耐药组,观察两组患儿在入院前使用抗生素(特别是大环内酯类药物)情况、治疗反应、病程、病情、转归等方面的差异。对部分患儿还同时进行了MP快速培养和耐药性检测。结果57例经PCR扩增测序检测出MP DNA23S rRNA V区2063、2064位点,与标准株进行比对,36例存在2063位点突变,即耐药基因阳性,21例无突变耐药基因,耐药率为63.16%(36/57)。在热程上,耐药组平均为6.56±6.17天,非耐药组为3.57±3.80天,两者相比P=0.050;在咳嗽持续时间上,耐药组为20.25±19.92天,非耐药组为14.76±6.65天,两者相比P=0.228,无统计学差异;在肺部体征严重程度上,耐药组中有8例存在肺不张,而非耐药组仅有2例存在肺不张;在总住院时间上,耐药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33±2.54天,非耐药组为6.57±1.63天,两者相比P=0.223,无统计学差异;在住院期间ML使用天数上,耐药组平均使用5.19±3.01天,非耐药组平均使用4.05±1.83天,两者相比P=0.120,无统计学差异;随访至患儿出院后1个月,耐药组中有9例仍存在咳嗽,而非耐药组中仅有1例存在咳嗽。两组患儿在性别(P=0.709)、年龄(P=0.806)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呼吸系统表现上,如鼻塞、流涕、咽痛、咳痰、喘息、胸痛、气促、呼吸困难、寒战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实验室检查方面,耐药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的增高率明显高于非耐药组(P<0.05)。两组在住院前是否曾使用过ML方面,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259)。在这57例样本中,有47例同时进行MP快速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29例标本的2063位点存在基因突变,18例在此位点无基因突变。29例存在耐药基因的标本中有4例为快速培养耐药;而在18例未检测出耐药基因的标本中有8例快速培养可检测出耐药;既无耐药基因,快速培养又无耐药者仅1例。结论肺炎支原体的耐药发生率为63.16%,低于北京、上海的报道。耐药组在热程上明显长于非耐药组,超敏C反应蛋白增高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耐药组。病原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与是否使用ML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