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地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必须资源,农地的规模经营决定了农业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方向,并在整个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而农地规模经营中,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引进现代化的管理经验,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这就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等的广泛参与,为农场提供必要的金融支持。本文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以农地规模经营的金融支持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研为依据,采取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对论题展开研究。重点运用方差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经营土地收入等因素与农场资金借贷途径间存在的关系。分析认为,资金借贷途径主要受农场机械数量、农场土地经营收入和农场类型等因素的影响。具体来看,农业机械数量较多、经营土地收入较多和龙头企业等性质的农场倾向于从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贷款;反之,农业机械数量较少、经营土地收入较少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性质的农场则更倾向于选择民间借贷。继而得出农地规模经营金融亟需政府财政贴息和合理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农地经营权、农业机械等抵押贷款和多品种农业保险等金融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建立公私合营的PPP模式股份制农场等结论。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主要阐述农地规模经营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第四章具体介绍了调研地区的陕西农地规模经营现状,第五章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第六章则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第七章总结全文,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