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翻译理论历史上,有关选择异化还是归化的翻译方法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自从20世纪80年代,苏珊·巴斯奈特指出翻译的文化转向之后,越来越多的翻译理论家倾向于将翻译研究同性别、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异化”这个翻译术语最早是由后殖民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在1995年提出,用来区别于术语“归化”。他受到早期德国翻译家施莱尔马赫的“尽可能让作者安居不动而引导读者去接近作者”翻译观念的影响,定义异化翻译是通过保留原文的某些成分有意地打破目的文化的规范。它在翻译方法上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源语表达方式,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翻译理论和实践,以抵御译语文化占主导地位的趋势,从而突出文本在语言和文化这两方面的差异。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和不同文化互相渗透的兴起,翻译理论界开始重新审视翻译的异化,因为归化统一的文化已不能满足跨文化交际的需要。从这个角度来说,重新梳理翻译史上有关异化的概念,论证异化翻译的可行性就非常有必要了。作者之所以选择余华的小说为例原因如下。首先,余华是当代中国颇具影响力的小说家之一,《活着》作为其代表作,有一定研究价值。其次,这本书可以说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体现着中国传统价值观念。最后,英文版《活着》是由外国学者白瑞克翻译,登上过纽约畅销榜首位。这样一部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的小说可以在外国读者之中受到如此欢迎,也给中国当代文学的翻译带来一些启示。作者通过比较和分析中英文翻译,特别是一些蕴含中国特色文化的词、短语、句子和段落,试图揭示异化翻译是如何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形式、风格、文化甚至修辞手法的内涵和外延。翻译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语言意义的转换上,其实质应当是民族文化的表达。异化翻译可以有助于目标语读者理解异国文化的背景、渊源、尤其是核心价值观,从而缓和不同文化间的冲突。同时,异化翻译对本民族语言文化的丰富壮大也起着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代文学作品的异化翻译将会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