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围性面瘫是指无明确病因的面神经麻痹。本病常急性发作,迅速加重,患病前可有冷风吹袭或病毒感染史。起病之初,可伴患侧耳后疼痛、舌部麻木感等,表现为口眼向一侧歪斜。传统医学称本病为“口”、“口眼斜”,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在过度劳累、缺乏足够的休息的诱因下,加上患者自身正气渐衰、抵抗力下降,致使风寒或风热等病邪趁机侵入,阻滞面部的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手、足阳经的经筋失调,失去对筋肉的约束,而出现的面部瘫痪。目的:治疗周围性面瘫,西医主要方法是:急性期予激素和抗病毒药物消炎、抗病毒;恢复期以物理治疗为主;久治不愈者或可施行手术。中医治疗方法多样,针灸治疗是其中最为突出的优势。由于此病会影响患者的外貌,容易给其身心造成伤害,因而如何使临床疗效提高,病程缩短,后遗症减少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关键。巨刺法是传统“九刺法”之一,是一种“左之右,右之左”的交错针刺方法,它通过针刺相对更容易得气的健侧穴位,来条畅经络、疏通气血,而调节机体平衡。近年来,越来越多医者应用巨刺法治疗临床疾病,无论单独或配合使用,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本课题是基于导师多年来应用巨刺法的临床研究经验,希望能通过挖掘传统的治疗方法,探讨巨刺法治疗本病的机理,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本课题通过对比试验组(运用巨刺法)和对照组(运用常规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探讨巨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可行性及作用机理。方法:将70例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于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门诊的病人,应用简明统计10.34统计软件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进行对照研究。治疗期间试验组予巨刺法,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法。治疗前后均用H-B面神经功能评价分级量表(以下简称H-B量表)、面神经麻痹分级量表(以下简称麻痹量表)及面部残疾指数量表(以下简称FDI量表),其分为躯体功能量表(以下简称FDIP量表)和社会生活功能量表(以下简称FDIS量表)作为观察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用SPSS19.0进行数据统计以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周围性面瘫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入组前一般情况(年龄、性别、病程、病侧、病情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过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H-B量表、麻痹量表及FDI量表总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是82.35%和58.82%,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82.35%,H-B量表、麻痹量表和FDIP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FDI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结果初步显示,巨刺法和常规针刺法对治疗周围性面瘫均有效,都可以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躯体以及社会生活功能。经统计学分析,巨刺法组在完善周围性面瘫患者面神经和躯体功能方面要优于常规针刺组,在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社会功能方面没有差异。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周围性面瘫来说,巨刺法疗效要优于常规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