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SPAD仪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和氮肥推荐。研究叶位及叶片不同部位的SPAD值,以确定有代表性的诊断部位。研究施肥量、棉花品种对叶绿素仪读数的影响。建立棉花氮素营养诊断追肥模型,并快速推荐不同生育期的追肥量。方法:通过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利用叶绿素仪测定SPAD值,结合植株测试技术,建立棉花氮素营养诊断追肥模型,进行验证,并评价质量及效果。结论:1.叶片不同部位的SPAD值及不同叶位的叶片含氮量、SPAD值存在明显差异,因此采用SPAD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必须在固定的叶位进行,研究证明棉株倒四叶上部是最佳测试部位。2.相同的氮肥处理下,新陆早13、新陆早19和新陆早24的SPAD值在全生育期存在相同的的变化趋势,最小值出现在在出苗后65天,出苗后105天达到一个峰值。施氮水平与棉花叶色变化密切相关,SPAD值在各生育期均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大。品种对叶绿素仪读数的影响显著,叶色深绿的新陆早13和新陆早24的SPAD值明显高于叶色淡的品种新陆早19和新陆早23,新陆早13(叶片有绒毛)和新陆早24(叶片有绒毛)的SPAD值间没有显著性差异。3.叶绿素仪读数与常规方法测得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全氮含量、植株全氮含量、吸氮量呈极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SPAD值与施氮量之间呈极显著线性相关,各生育期SPAD值与产量也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在盛蕾期、花期、盛花期和铃期利用SPAD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60.5,60.0,60.8和59.1。根据不同生育期SPAD值变动一格的施肥量进行施肥指导。验证结果表明从苗期到铃期共进行6次追肥,出苗后75天和出苗后85天是追肥量最大的时期。新陆早19在盛蕾期、花期、盛花期和铃期利用SPAD进行棉花氮素营养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56.2,48.0,48.5和50.7。4.采用SPAD进行氮肥推荐,新陆早13和新陆早24比常规氮肥出路减少氮肥用量14.7%和10.27%,而使棉花生长过程中并没有表现出氮素的缺乏,获得了与常规施氮处理相同或更高的产量。棉花干物质积累速率、叶面积指数和氮素积累速率都能够很好的用Logistic曲线模型进行模拟,相关系数可达到0.8971~0.9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