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科技指数式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近年来成为了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而在电影中,更是经过了数十年的演进和更迭,许多影片已经讨论过基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繁荣的威胁,其中,最吸引观影者的便是“仿生人”这一拥有人类相同外表的事物。事实上,尽管人类的科技水平在数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科幻电影中的“仿生人”依然是一个相当遥远甚至不可能接近的概念。研究仿生人形象的意义并不是去追逐虚无缥缈的虚构神话,而是在影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技指数式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近年来成为了社会各界聚焦的热点。而在电影中,更是经过了数十年的演进和更迭,许多影片已经讨论过基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繁荣的威胁,其中,最吸引观影者的便是“仿生人”这一拥有人类相同外表的事物。事实上,尽管人类的科技水平在数十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科幻电影中的“仿生人”依然是一个相当遥远甚至不可能接近的概念。研究仿生人形象的意义并不是去追逐虚无缥缈的虚构神话,而是在影片构建的,一个处于高度政治化且在概念上具有挑战性的科幻空间中,阐述或审视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人类的本质或意义在如何演化以及人类在这样的社会中处于何种状态的问题。科幻电影将这一概念和政治挑战带给广大观众,使观众既与叙事世界接触,又与他们自己的世界,在他们自己的行为和他们自己的恐惧和欲望中进行自我反思。《异形》与《银翼杀手》作为由雷德利·斯科特开启执导的系列电影,他对仿生人形象的塑造成为了两个系列当中最具电影哲学的部分,并由此涉及了未来世界的经济、文化、阶级、身份、性别等多个议题。将仿生人形象作为切入点,或许可以审视在那个遥远未来以及下当下的我们。文章第一章介绍了影像中的仿生人形象,对仿生人的历史作了一个简要的勾画,并对仿生人形象进行一个详细的界定分类。第二章从未来世界的空间构筑入手,分析两个系列之间的共通和联结之处,并从物理空间和东方空间分析两个系列美学方面的整体构建。第三章根据投射理论,从科技、人性角度出发,分析三个科学狂人带来科技的恐惧效应以及仿生人形象身上的人性投射。第四章的重点是分析影片中仿生人所表现的意识状况,以及它们表现出的“人性”和人类之间的对比。第五章分析仿生人的反叛心理,以及所谓对人性的威胁和颠覆问题,特别对大卫这个角色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第六章对文章进行了一个总结性的讨论,从科技主义的现实折射、悲观的人性未来、主体消散与后人类未来三个维度探讨仿生人形象在影片中折射的社会。借助后人类主义理论对与两个电影系列的分析表明,或许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双重矛盾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在社会与科技的快速更迭中,面对自身的变化而难以把控。另一方面,我们又无法改变库兹韦尔口中那个指数爆炸式的科技时代,而只能在科技的浪潮中不断适应自身。
其他文献
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北京戏曲界正处在内忧外患之中。外部遭受着外来侵略者对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压迫以及电影、话剧等新兴娱乐形式对市场的占领;内部面临着旧剧逐渐衰亡的局面。在此时代大背景下,《三六九画报》应运而生。该报刊创办于1939年11月,直至1945年10月停刊,共出版36卷,633期刊物,资料较为丰厚,是研究1939年到1945年北京地区戏曲界发展变化的重要媒介。在《三六九画报》上刊登
电影于清末民初传入中国,随着大众媒介的兴起而发展。报刊作为民国时期作为主要的大众媒介之一,不仅记录了当时社会的整体风貌,也为电影的传播与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媒介基础。1923年创刊的《广州民国日报》作为现存民国时期广州地区较为完善的一份报纸,其从办刊至停刊对应了广州电影迅速发展时期,是早期广州电影的重要见证者与记录者。而当前早期中国电影史研究大多困于史料的缺失,留下了很多空白,从研究的现实意义上,对《
本翻译实践报告的源文本节选自《献给教师的心灵鸡汤》,该书由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维克托·汉森联合编写。这本励志书自2002年出版以来,曾位居《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榜首,它已经吸引了教育界的无数读者。译者被其真实励志的故事和生动易懂的语言所打动,决定以这本励志书来完成翻译项目。翻译过程中,译者发现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最适用于源文本的翻译。作者为了充分鼓励读者克服困难并取得心理慰藉,始终将读者的阅读体验
秦朝历史题材电视剧是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秦朝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与传播,其不仅可以体现出我国历史题材电视剧所发展经历的不同历史阶段,更能从相关系列剧中看到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制作商业化的成熟。本文运用个案分析法,通过一些秦朝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表征文本,从类型化呈现、人物形象塑造、美学符号化研究、文化传播等不同维度对秦朝历史题材电视剧进行整体的研究与阐述。在秦朝历史题材电视剧的发展初
1910年电影首次进入江苏苏州,在之后的几年间电影放映呈缓慢发展态势,放映范围十分狭窄。1918年9月飞云影戏公司建立,这是苏州第一家营业性的影戏院。它的出现扭转了苏州电影发展的尴尬局面,此后,新兴电影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到了1927年,各大戏院都开始从事电影放映的业务,早期苏州电影放映业的商业性基本格局也由此得以确立。而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相对宽松的社会文化环境,1927至1937年民国“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汉译翻译实践报告,以美国作家纳迪亚·奥乌苏(Nadia Owusu)的回忆录传记Aftershocks为原材料,此书出版于2021年1月12日,暂未发现中文译本。这部充满诗意的、融合了回忆录和文化史的作品主要讲述了作者努力探讨身份的断层、家的意义、黑人妇女身份以及情感创伤之后的连锁反应,并且穿插描写了儿时动荡、痛苦中带有些许温暖的成长经历。本篇报告主要结合人物传记作品具有纪实性和
南戏《张协状元》中运用大量常用谚语,成为其语言方面的一大特色。对常用谚语的研究,关涉到早期南戏语言特色及如何生成等问题,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常用谚语与常用俗谚、习用语、警语意义均同,指在南戏《张协状元》中被大量引用,并在多部作品、日常用语中运用,形式固定、通俗易懂、广为流传,且具有常用性、知识性、人文性等性质的语句。对《张协状元》引用常用谚语的研究,有助于对该剧的创作问题产生进一步认识,亦有助
警匪片作为中国类型电影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直以来都是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之一。相较于新世纪之前的警匪作品,新世纪之后的大陆警匪电影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多元化塑造,叙事角度也由原来的宏大叙事转变为对个体进行现实观照,并逐渐找到了独属于中国大陆的叙事风格。伴随着“空间转向理论”的提出,空间也从时间的遮蔽下逐渐浮出了水面,而由于电影是主要依靠画面来进行叙事的艺术形式,所以对于组成画面的各类空间进
在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调整传播理念,使人们能够以全面和理性的视角更深层次地了解中国,是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纪录片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集真实、理性与艺术于一体,促进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本书是徐泓教授为纪念已故央视制片人陈虻而编著。全书内容以陈虻1993年至2008年在央视的工作经历为主线,对其讲课与演讲资料进行了重新整理和编辑。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该书第七、八、九章的汉译英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川剧是戏曲艺术中影响力最大,最具地域特色的重要剧种之一。剧团作为重要的戏曲表演团体,也是继承及传播四川戏曲艺术的重要载体。近几年,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多元文化冲击了戏曲艺术。戏曲式微,剧团生存状况普遍不佳。长期以来,有关剧团的研究更多集中在其他地方剧种剧团上。有鉴于此,本文以当前仍在活动的遂宁市川剧团为研究对象,首先着眼于对其进行历史梳理,介绍了遂宁地区的川剧发展情况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