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研究政府补贴与企业创新能力关系的文献已经较为丰富,但对两者之间动态关系研究仍显不足。本文以2009-2010年间在创业板上市的155家公司为样本,通过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研究了样本在2007-2016年间政府补贴与企业研发投入、创新绩效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动态关系,并进一步区分不同类型补贴、不同行业企业、不同地区企业进行分析。通过PVAR估计结果、脉冲响应分析以及方差分解发现:(1)研发补贴对带动企业提高自身研发投入、取得更多创新成果有着长期显著的积极影响,且在滞后第2~3期影响才达到顶峰;(2)研发补贴首先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产出,进而带动了研发投入的增加并最终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3)非研发补贴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效果不显著;(4)研发补贴对制造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提振作用更加明显;(5)东部地区企业创新能力较强;(6)政府会参考企业自身投入情况和过往研发能力进行补贴,因而企业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多政府补贴。此外还发现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丰富了动态层面的研究,并进一步探索了政府补助对企业盈利能力提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具有以下实践意义:政府应当加大针对具体研发项目的补贴力度,提高对制造业企业的研发补贴,同时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以提高补贴效率和创新成果产出。对企业而言,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对获得政府补贴有着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