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针对我国目前公立医院公益性弱化问题,以管理经济学为主要理论基础和研究平台,研究:1.理论研究。剖析造成我国当前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各种原因,从机制的主体、动力和环境三个方面研究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的构成、功能以及要素间的相互关系。2.实证分析。定量地研究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的构成及框架。对影响医院公益性表达的各种因素进行讨论,提出了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设计原则,初步构建了适宜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与发展思路。方法1.文献法;2.典型现场调查法,收集和整理湖北省和广东省12家公立医院的有关数据;3.知情人深度访谈法;4.专家咨询法;5.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包括对各指标的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指标的变异系数、以及各指标系数的归一化处理等;6.TOPSIS法计算12家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结果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7.对调查所采集的数据,采用EpiDate3.0(英文版)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采用x±s表示,定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有序资料的组间的差异性采用Kruskal-Wzllis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分析1.医院的公益性就是要充分保证医疗服务输送过程的非营利性和共同福利性。研究证明,公益性医疗服务的输送不应当局限于公立医院。2.从系统结构上看,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由主体、动力和环境构成。由于医疗服务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而公益性医疗服务是作为公共品存在的,具有公共品的经济环境通常会导致激励不相容,所以应该通过合理的机制安排使机制中的主体各方参与人达到激励相容。3.运用TOPSIS法对所调查的12家医院的19项公益性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1)评价指数在0.2981-0.5254,定量地说明当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程度不高(2)TOPSIS法排序结果显示影响医院公益性的表达和保障的主要因素集中在与费用相关的指标上,定量地证明当前公立医院存在严重的趋利倾向。(3)对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的调整研究说明卫生行政主管部门通过调整医院公益性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可以对医院的评比结果产生影响。(4)患者对医院的公益性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患者对公益性评价指数计算结果最高的医院满意度并不高,提示此类指标调查主观性较强,用来评价公益性存在偏差,只能作为参考指标。4.影响我国公立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的因素:宏观体制转型与政策调整削弱了医院的公益性表达能力;现有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包括治理结构和支付方式都不适应医院公益性的表达;政府对医院的公益性实现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监督和干预机制;单纯依靠医疗服务收入作为医护人员福利待遇的单一经济激励机制制约了医院公益性的表达。5.涉及医院公益性表达和实现的动力机制主要有:政府卫生财政投入机制、政府卫生监管与考核机制、医药价格调节与管理机制、公立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机制、公立医院内部人事管理机制、医院信息披露和公示机制、公众媒体监管机制、医院所有制经营管理机制、医疗服务付费机制等。讨论与建议建立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单从机制表层进行改革无法取得决定性进展,应从机制的内部,也即机制的主体、动力和环境三方面实施改革。1.主体方面:(1)构建和完善组织决策机制与治理机制,根除医院趋利动机;(2)调整、扩充卫生部现有职能,全面监管健康、医疗、医药和医保工作,医保机构应实现对医院的高专业水准的行业监督。2.动力方面:(1)建议政府将公益性服务是否达标作为区分医院营利性和公益性的基本条件;以公益性为目标,建立医院公益性绩效考核机制,用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体系评判公益性程度。(2)改革付费机制,实现科学定价;医疗服务收费从后付制改变为预付制,以费用控制为管理目标;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共购买,以全民医保为杠杆,促使医疗卫生机构关注诊疗和用药方案的性价比,终结“以药养医”局面;完善医院的补偿机制,加强政府对医院“双补一控”的补偿运行机制;建立财政补偿核算机制和常规的医院信息披露制度;对公益性的医疗服务政府实行全额补贴;优化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规范管理医药服务价格定价机制。(3)人事制度及分配机制创新;(4)以专业医疗保险支付遏制不合理医疗;(5)重建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上下联动的分工协作机制,同时形成“专科加全科”的竞争局面。(6)提示政府必须加大对公益性医疗服务的财政投入,同时要关注并解决财政投入的有效性问题,才能促使公立医院约束趋利行为,真正回归公益性。3.环境方面:(1)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相关法律;(2)重视体制机制的设计与创新;(3)鼓励民间资本开展公益性医疗活动;(4)建立健全医疗服务税收制度,明晰公益性医疗服务的免税范畴和营利性医疗服务的纳税范畴。创新与特色1.理论研究方面:(1)从机制主体、动力和环境的角度剖析公立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主体参与人的偏好、机制动力的资源和制度约束、机制环境中可供使用的资源禀赋为基本点,从新的角度论证了“医疗服务的准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公益性医疗服务的输送不应当局限于公立医院”这一命题,对政府进一步明确公益性医疗服务范畴和制定相关政策具有借鉴意义。(2)从影响医院公益性保障机制的表达和实现的视角开展理论研究,从管理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机制的动力要素,证明了医疗行为的公益性并不意味着整个医疗产业的公益性,而是可以通过制度设计使机制中的主体各参与人达到激励相容。(3)从“医院的公益性就是要充分保证医疗服务输送过程的非营利性和共同福利性”的理论角度,结合现阶段公立医院仍是市场独立运营者的现实,提出对非公益性医疗服务予以征税,运用税收制度遏制抑制不合理用药和过度医疗行为。2.实证研究方面:(1)运用TOPSIS法对广东省和湖北省12家公立医院的19项公益性指标进行评价研究,所用的关键性指标在目前的相关研究中最多、最全而。(2)运用TOPSIS去对19项影响公立医院公益性表达的因素的重要性进行排序,从定量的角度更直观、更清晰地构建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体系基本框架,该结果对卫生行政部门开展医院公益性评价工作具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