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细胞凋亡和坏死是肝脏损伤的关键性病理特征。大规模的肝细胞凋亡和坏死可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ALF)。ALF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病情危重,预后恶劣,死亡率高达70%-80%。目前尚无针对ALF的特效疗法,因此,对于ALF的发生机制和治疗策略的研究具有重大的医学意义和临床运用价值。
在肝细胞特异性转录抑制剂D-(+)-半乳糖胺(D-galactosamine)存在的情况下,脂多糖(LPS)可以通过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引起肝细胞的凋亡和坏死,进而诱发ALF。LPS或TNFα单独作用时则不能诱导ALF的发生。我们猜测D-galactosamine是通过抑制某些必需的肝保护因子的产生,使得肝细胞对LPS或TNFα的细胞毒性效应敏感。为此,我们运用全基因表达谱芯片和RNA-Seq数字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高通量的筛查相关的肝保护因子,在体外和体内详细的研究它们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并探讨其以AAV8(Adeno-associatedvirus8)为载体对ALF进行基因治疗的可行性。
通过基因芯片结果我们挑选了10个候选基因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分别为Ifit1、Ifit2、Ifgbp1、Tifa、Errfi1、Rnd1、Rsad2、Birc2、Birc3和A20,其中A20为阳性对照。通过Lentivirus病毒载体,我们构建了这10个候选基因的稳定过表达细胞系,并对其进行了WST-1细胞毒性检测和细胞生存分析,结果表明Rsad2、Errfi1和Birc3基因的过表达可以保护正常肝细胞系BNL CL.2抵御由放线菌素D(Actinomycin D)和TNFα联合介导的细胞程序性坏死,具有限制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可以作为ALF基因治疗的潜在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