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堂学生消极沉默行为现状研究——以C大学斯里兰卡汉语班留学生为例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434jkhg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57年中国与斯里兰卡正式建交,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建立了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汉语文化成为了两国交流的纽带。近年来“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促进了汉语文化的国际交流与传播,提高了汉语文化的国际地位,来华学习汉语的斯里兰卡留学生与日俱增。  高校对外汉语课堂是斯里兰卡留学生学习汉语文化的主要阵地。在对外汉语课堂的场域中,教师与学生代表的不同文化群体,通过教学实现课堂信息的双向传播,角色互动以及文化的协同。课堂消极沉默阻碍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降低了课堂互动的有效性,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斯里兰卡汉语教学课堂主要以斯里兰卡留学生为主。在跨文化交际的大背景下,斯里兰卡的留学生必须在克服语言障碍的前提下适应中国的教学模式,课堂消极沉默成为了对外汉语课堂的常态。此次研究以C大学斯里兰卡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调查法,定量定性研究相结合,试图了解C大学斯里兰卡留学生消极课堂沉默行为现状与原因,并给出相应消极对策。  为了全面了解C大学斯里兰卡留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行为的现状,笔者参考COLT量表自制《对外汉语课堂观察记录表》。基于《对外汉语课堂观察量表》,笔者以观察者的身份,进入所选取的5个班级对所选班级的斯里兰卡留学生进行观察。观察课时长为3个月共计47课时。  观察的现状部分主要围绕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行为概况、影响学生消极沉默行为的教师行为与课堂环境因素三者展开。观察到的斯里兰卡留学生的消极沉默行为概况:笔者所记录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行为次数共计357次。平均每节课的消极课堂沉默行为发生的次数为7.5次,占比为5.8%。通过不同课型观察与比较得出语法课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行为总数最多为102次,占比为27.5%。口语课堂中消极沉默行为发生的次数最少为37次,占比10.4%%。五种课型学生消极沉默行为发生的次数、占比排列为口语课<汉语综合课<听力课<写作课<语法课。影响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行为的教师行为方面:在师生课堂交往的过程中,在教师使用辅助语言(英语)较多的的对外汉语课堂中学生沉默行为发生的次数明显少于没有使用辅助语言的对外汉语课堂。在教师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选择参考性问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在教师提问互动中课堂开口度,减少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行为产生。教师对提问或者学生回答的重复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尊重与重视,从心理上给予学生一定程度的鼓励,减少学生的消极沉默行为。在课堂环境方面,在所观察的班级中,学生消极沉默行为与班级规模不成正比。班级规模在12到25人的班级与班级规模大于25的班级学生课堂沉默情况相差不大。班级规模小于12人以下,师生交流互动增加,留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更高,学生课堂消极沉默行为减少。课堂环境方面:C大学斯里兰卡汉语班级教室内部布置与普通教室无异,不利于该校斯里兰卡留学生受到汉语文化的熏陶。除此之外,学生在积极和谐的、幽默风趣课堂氛围中,消极沉默行为的次数明显减少。  其次基于课堂观察的现状调查,结合调查问卷与访谈,深入探究影响斯里兰卡汉语课堂学生消极沉默行为产生的原因。教师因素包括教师授课方式、提问方式、话题选择、课堂交际语言的选择、教师反馈方式、教学风格。学生学习方面包括学习动机、性格、学习自信心以及从众心理。课堂环境方面包括教室布置与课堂氛围方面。  据此,从三方面提出了消极策略。教师教学方面:优化传统授课方式,合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注重教师提问技巧性,给予学生正面有效反馈。学生方面,强化学融合型动机,夯实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多给予正面评价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消除学生自卑心理。课堂环境方面,布置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物理环境,为学生营造和谐心理交流环境。增强学生课堂参与的动机,激发其表达欲望,消除课堂焦虑感,使他们可以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组织活动中。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人类工业社会经济信息化与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步发展,电气工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已经承担了人类社会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角色.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壮大,就业率屡创新高,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这一发展背后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面临着种种职业困境,而随着社会经济及职业的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中基本组成部分也逐渐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课程正面临一个转折,由传统课程模式向网络课程模式转变
建立中职与高职课程的有效衔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和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是国内外职教界近年来努力的方向。论文从国内外中高职课程衔接现状入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C程序
教学发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不同的时空、各异的师生,使得教学呈现出千差万别、丰富多彩的面貌,因此教师的实践智慧就显得弥足珍贵。教育是一种交往,教育与生活天然地同构,真正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人”,要求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机会,给学生表现的舞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索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