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陆交错带是连接陆地系统与水生系统的廊道,水陆交错带植被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物质运输和生态系统稳定起重要作用。水坝修建以及生物入侵均可导致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并通过生物多样性直接影响水陆交错带生态系统稳定性;因此,成为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然而,在水陆交错带植物动态研究中,传统的统计预测方法无法准确量化植物个体、种群以及群落动态,同时对个体响应机理研究不足。此外,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水分及物质循环效应研究尚不充分。 本研究通过时空统计模型量化水位波动及物种入侵对水陆交错带植被演替的影响,结合温室实验分析交错带不同植被类型的响应机理及其水文生态效应;利用静态箱监测了交错带碳氮循环的季节性变化和日变化,计算了交换通量,分析了植被动态的水分及碳氮循环效应。取得研究结果如下: (1)水陆交错带植被分布格局对植物抵抗水淹干扰存在空间聚集尺度效应。运用Ripleys L模型结合蒙特卡洛方法,模拟量化竹节草和升马唐种群有效抵抗水淹干扰的格局尺度区间,发现竹节草的聚集分布明显,其聚集尺度随着水淹强度的增加由22cm增强到11cm,升马唐无明显聚集分布特点; (2)水陆交错带竹节草聚集分布特点与水位波动具有交互作用。通过温室机理实验模拟植被群落在水位波动下的生长状态,发现水位波动会抑制植物个体、种群、群落的生长,竹节草通过增强克隆繁殖策略形成聚集分布以有效抵抗水淹的干扰,使种群得以延续; (3)香菇草入侵对本地植被演替的影响效果不显著,但可导致区域性蒸散发量增加。水陆交错带生物入侵种香菇草基本不会构成入侵威胁,且在单独生长时对区域生态水文过程影响微弱,但可以诱导本地物种表现出更高的蒸腾作用,从而导致本地更高的总蒸散量; (4)漓江河流涨水-落干过程导致水陆交错带碳的源汇转换,涨水前为碳源,落干后为碳汇。漓江水体总有机碳在岸边带植被淹没期达到最高值,淹没前中后有机碳浓度分别为1.53g·L-1、8.80g·L-1、1.88g·L-1;无机碳浓度在水位最高期间呈现最低值,淹没前中后浓度值分别为15.05g·L-1、10.99g·L-1、13.26g·L-1;漓江水体全年涨水前排放2.01×106t CO2,在落干后吸收1.36×106t CO2。 研究结果对于指导水陆交错带植被恢复和水位调控碳循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