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的中部,北接俄罗斯、南临南亚,西行可至阿富汗,东进可到中国,正是麦金德所称的“世界岛”地区。这里自然资源丰富,不仅有大量的石油、天然气,还有丰富的水和矿产资源。历史上就是各国军事家、战略家们比较看重的地区。1991年面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逐渐走向分裂的趋势,虽然五个中亚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有意保留苏联,但最终还是顺应了历史潮流先后宣布独立,这一地区随即出现的权力真空吸引了世界强国和地区性大国的注意,纷纷试图在此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土耳其、伊朗和一些阿拉伯国家企图利用自己的优势把中亚的发展方向纳入自己的战略轨道中,但是局限于自己的实力无法抗衡美、俄、中三国在中亚的影响力,所以美俄中三国的中亚政策的变化基本决定了这一地区的格局演变过程。中亚格局的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1991年至1994年从苏联独统变为权力真空区,1994年至2000年以美、俄博弈,中国参与为特点,2001年至2011年从美国占优转变为中美俄三极均势。纵观格局演变过程中中国的行为,不论是从地缘政治、中国国内的发展需求角度看还是从中国作为一个崛起大国的世界属性角度分析,中国在中亚的利益势必不断扩大,且其利益关切从整体上看主要集中在安全和能源两个领域,具体为领土完整、国家军事安全、西北边境地区的政治和社会稳定和从中亚获得稳定发展所需的油气资源。其中领土利益因划界完成已基本得到保障,而其他三项利益则随着格局的演变受到或有利或不利的影响。虽然在目前的大国均势下,各项利益不会受到迅猛而剧烈地冲击,但是当前中亚格局处于量变的过程,我国需要有相应的外交战略和政策以应对可能的挑战。为了维护这些利益,中国需要以它们为出发点,在我国国家实力范围内、国家战略和当前的中亚国际环境之下,充分考虑到各国所需,以共同关心的具体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双边和多边的渠道综合实现各种利益目标,在既有环境下稳步推进的同时还需要成分考虑未来中亚地区形势的变动。双边渠道主要是和中亚各国建立互信;支持中亚各国的政治改革;融入并促进中亚各国经济发展。多边渠道主要是在“上海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协调与中亚各国在能源开发、打击三股势力、经济一体化等领域的合作,并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发出共同的声音,中美俄三国则可在许多其他的重要多边场合如APEC、东盟峰会等就中亚问题交流意见,协调政策。应当注意到,目前中国在中亚采取的许多措施功利性比较强,主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着眼于紧急事态,且以官方交流为主,并不太注意引导民间的思想和人文沟通,在中亚能源开发日趋激烈,恐怖活动力度减弱和各国政治转型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和中亚各国的紧密联系,是将来可能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此外,如何突出“上合组织”不同于“欧亚经济共同体”和“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的特点也是今后提高与中亚关系层次时需要面对的问题。当然新的问题也是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