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芽孢杆菌N16-5甘露聚糖酶的嗜碱分子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y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嗜碱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 sp.N16-5的甘露聚糖酶的嗜碱分子机制进行了研究。论文取得的主要结果有:   1.通过PCR扩增,获得了编码Bacillus sp.N16-5的甘露聚糖酶的催化域的基因Man5A330,全长960bp,编码320个氨基酸。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并纯化了重组蛋白Man5A330,分子量为36 kD。Man5A330的pH相关活性与从原始菌株外泌蛋白纯化所得的全长酶基本相同,表明该酶的pH相关活性主要是由催化域所决定的,与功能未知的C端序列无关。   2.通过悬滴气相扩散法,在25℃,0.5 M硫酸铵,0.1 M柠檬酸钠(pH5.6),1.2 M硫酸锂,蛋白浓度为2.0mg mL-1时,培养2-3天,成功获得Man5A330的晶体。晶体大小为50×100×200μm,X-ray衍射分辨率达到了1.60(A),空间群为P212121,晶胞参数为a=59.0(A),b=63.3(A),c=83.3(A)。以源自碱性芽孢杆菌JAMB602中的碱性甘露聚糖酶的晶体结构参数(1wky)为模型,通过分子置换的方法解析得到了Man5A330的结构。结构晶体学R因子和自由R因子分别为0.174和0.215。结构模型中包括有295个氨基酸残基。结构坐标提交至PROTEIN DATA BANK,PDB号为3jug。   3.通过与pH相关性质已知的所有的糖苷水解酶家族5中的甘露聚糖酶进行比较,我们发现了一系列甘露聚糖酶嗜碱的分子特征。   1)对所有已知的甘露聚糖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得到了两个分支:分支A主要来自真核生物,归入GH5-7或者是GH5-10;另一个分支B(包括目的酶)来自原核生物,归入GH5-8。统计表明,分支B的甘露聚糖酶最适pH显著高于分支A。比较两个分支的氨基酸组成发现,分支B的甘露聚糖酶中的疏水氨基酸及其精氨酸的含量增加而极性氨基酸的含量降低。由此推测提高疏水氨基酸及其精氨酸的含量而降低极性氨基酸的含量可能有助于甘露聚糖酶在较高pH条件下发挥催化活性。   2)通过二级结构比较发现,碱性的甘露聚糖酶通过调整β折叠、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的位置和长度,改变催化位点的微环境,使其能够在高碱环境下发挥活性。   3)通过分析表面氨基酸发现,为了适应碱性环境,碱性甘露聚糖酶提高了分子表面带负电荷的氨基酸含量,同时降低极性氨基酸的含量。   4)通过结构比较、序列比对、pKa计算和突变实验验证,表明位点Gln91和Glu226(依照Man5A330命名)对于碱性甘露聚糖酶在高碱条件下发挥活性起到重要调控作用的。   4.采用易错PCR的方法构建随机突变体文库,通过转化子的活性筛选,共筛选得到了6个最适pH向酸性偏移的突变体:Trp92Arg、Trp163Ala、Tyr227Ala、Ser288Gly、Trp2961Val和Glu226Gln。它们通过疏水作用、空间位阻或是电荷的改变影响到源自芽孢杆菌N16-5的碱性甘露聚糖酶的嗜碱特征及其活性。   5.采用单点突变的方法,探究精氨酸替代赖氨酸对于源自碱性芽孢菌N16-5的甘露聚糖酶嗜碱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替代并没有提高BSP165 MAN的最适pH。
其他文献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作为空间滤波器,对于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具有空间的选择特性,一方面与天线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天线的性能,另一方面用于天线罩可以降
“我相信,寂寞有多长,幸福就有多长。”棉花用这十四个字诠释了自己的信念。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信念,因为寂寞难耐,难耐是大多数人的真实,真实得就像咬一口手背会感到疼,
期刊
“无衍射光束”由J. Durnin 于1987 年首次提出,它是自由空间标量波动方程的一组特殊解, 其场分布具有第一类零阶贝塞尔函数J0的形式。它们的特点是在无界的自由空间传播时,与
This is one of a series of statements discussing the use of GI endoscopy in common clinical situations.The Standards of Practice Committee of the American Socie
我国西南喀斯特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在大规模生态工程背景下,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已实现由持续增加向“净减少”的重大转变。生态恢复的核心是植被恢复,新形势下,亟需了解喀斯特
针对图像旋转对准确进行目标的自动识别和跟踪所带来的影响,一般的光学消旋方法存在加工困难、功耗大、角度分辨率低、体积大等严重不足。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现场可编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增殖性疾病,病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慢性期、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期主要表现为成熟粒系细胞增生,骨髓、脾脏和外周血等组织中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的爆发对禽类造成了重大的危害,并且跨越物种屏障感染人类。尽管目前尚无H5N1流感病毒在人类直接传播的确切证据,但病毒一旦通过重组或变异就可能
在物理层即光层引入组播技术可以产生许多有价值的宽带实时应用业务,例如视频点播,电视会议,远程医疗等。但是全光组播性能的实现要求光网络的节点具有分光(Light Splitting)能
反刍动物的瘤胃既是其最大的胃室,也是最主要的消化功能区域。瘤胃内的各类微生物组成了一个微生态系统,通过各种相互协同或是拮抗机制,将饲料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