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于2006年和2007年的2个冬季,在黑龙江省完达山东部林区,收集野外马鹿(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粪便样品210份,其中167份成功提取DNA,并鉴定出它们分属66只个体。采用SRY性别基因鉴定技术、性别与粪球形状拟合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以及基于遗传水平的标志重捕法和家域分析技术,对马鹿的(1)群体遗传多样性分析;(2)种群数量估计;(3)粪便样本性别鉴定,并从粪球的形态学方面对性别进行拟合分析;(4)冬季家域等方面做了初步的研究,主要获得以下5方面的研究结论:1、根据7个微卫星位点检测出马鹿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A=9.0±2.77,Ho=0.694±0.078,He=0.738±0.076)。群体中低频率的稀有等位基因可能面临丢失的风险,如何保护这些等位基因是当前马鹿种群遗传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2、通过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CMR),五泡林场马鹿种群数量为47只,密度为0.302只/km~2。然而,2002年的调查结果是0.2616只/km~2。这一差异可能是由于方法不同,以及不能完全排除基因判型错误造成的。3、2006年研究区域的39只马鹿个体,雌雄比为1.00:2.55(11雌,28雄);2007年36只个体,雌雄比为1.00:1.40(15雌,21雄);剔除9只重复个体,两年的个体合并后,雌雄比为1.00:2.00(22雌,44雄),偏离1:1的理论值。不同于前人研究的一雄多雌婚配制度下应有的结果。分析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研究地区的偷猎和野外抽样误差造成的。4、利用粪球长宽比判断性别的准确率为79.71%;从粪球外部形状(子弹状为雄性,枣核状为雌性)判断性别的准确率为90.56%。但是,圈养马鹿粪球的长宽比与野生马鹿存在极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圈养马鹿雌雄个体的粪球没有固定形状。我们认为,圈养马鹿与野生马鹿食性不同是导致这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5、使用最小凸多边形法研究了7只马鹿个体(5♂,2♀)活动范围。雄性个体活动面积为169.26~1085.61hm~2之间,平均为557.62±411.83hm~2;两只雌性个体分别为43.72hm~2和14.71hm~2,与雄性相比活动范围较小。研究表明,个体间在活动范围上有较大的重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