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A股市场进入全流通发行时代,包括股改限售股和IPO新股逐步上市流通,给我国股票市场造成巨大的承接压力。对于限售股解禁洪峰,无数次挑动着投资者敏感的神经,伴随着系统性供给冲击,股票交易市场异象丛生,个股情绪进而带动整体市场长期处于疲软状态。然而,股市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起着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长期下去顽疾必成大患。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引起了政府监管者、企业家的高度关注。同时,关于锁定解禁的学术意义也日益凸显出来。本文以深市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共计258家IPO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其发生在2010-2012年间326次解禁事件。通过事件研究和多元回归分析,探索了上市公司持股锁定期限安排以及限售股解禁效应的内在机理。研究表明,锁定期终止日个股交易存在明显的价量效应。统计发现平均异常收益率在解禁日达到-0.6533%的最低点,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在解禁前一天达到最低点-1.7233%,事件日后将近一个月的交易日内,负的累积异常收益率没有出现明显反转,维持在-1.1127%的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附近。解禁日前第8天出现第一个异常交易量高峰,市场对解禁事件开始有所反应。随后在T+0、T+11以及T+15天都出现了类似的异常交易放量,四个交易日平均异常交易量达+118.69%,表明上市公司在面对市场监管和投资者关注时,限售股东并没有集中减持,而是分批次集中战略交易,避免引起市场的过度恐慌。对比分析发现样本内创业板上市公司解禁日前后虽然具有较强的市场反应,但是平均累积异常收益率较中小板上市公司显著为正,达6.3426%。最后,观察到同一家公司在不同解禁时点,随着解禁次数的增加,解禁异常收益率逐步降低,应证了供给冲击假说。首先,本文以上市公司IPO首日抑价和上市后内部持股锁定比例构建了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代理变量,对锁定期限安排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前提下,锁定期限与IPO首日抑价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公开上市前内部人士持股锁定比例与锁定期限显著负相关,因此本文认为IPO新股锁定期的设计是由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程度共同决定的。实证还发现有风险投资(VC)参与的上市公司,偏向设置较短锁定期以实现战略退出;VC持股比例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风险投资参与公司治理和上市策划,具有稳定股价的作用。发行规模大的公司股东更愿选择较长的锁定期,期待未来股票升值,实现财富最大化。实证没有支持承销商的认证作用以及股权结构对锁定期限安排的影响。其次,回归检验表明上市公司锁定期限与其解禁窗口期内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本文认为延长内部人士持股锁定时间,并不能有效降低解禁效应的负面影响。限售股解禁效应其根本原因来自于公司未来价值的不确定和股票市场的不理性投资。锁定期限的安排是公司内部人士、风险资本家以及利益各方博弈的结果,目的是为了减少外界对公司的投资顾虑,从而降低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性。最后,本文从供需理论视角对锁定解除效应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供给冲击指标(锁定解禁量)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其系数为-0.0137,表明当市场供给增加100%时,股价下降1.37%(绝对数值);需求改善代理变量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表示需求改善有利于缓解股价下跌,其系数值为0.0249,表明当成交量增加100%,股价上升2.49%,证明我国股票市场对新流通股具有一定的吸纳作用,负向累积异常收益率是由供给冲击和短时间内流动性改善共同作用的结果。解禁效应依赖于市场环境波动,波动越大,股价下跌越严重。此外,根据以上实证的发现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测算出了我国股票市场的需求弹性,即为供给冲击变量系数的倒数-72.99。其意义为,股票价格下降1%,需求量将增加72.99%,支持“向下的股票需求弹性”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