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以中美两国为例,对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考察。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历史和现状如何?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有多大?哪些因素阻碍了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采取那些机制设计和制度改革,可以有效地促进国际货币政策协调?首先,本文系统性地回顾了货币政策协调的理论文献,分析了两代货币政策协调理论框架的发展脉络和优缺点,研究了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协调的历史和现状。尽管现有文献对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收益的大小,仍然没有得出统一的结论,但近年来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越来越倾向于证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非常显著,这与世界各国在宏观经济上相互依赖的现实情形相一致。但在实践中,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并不多见,最为成功的例子往往发生在世界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之时。其次,本文以NOEM模型框架,在垄断竞争和名义价格粘性的假设上,建立了两国一般均衡模型,分别分析了在PCP定价方式和LCP定价方式下,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潜在福利。模型分析表明,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大小,取决于贸易品的定价方式和本国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率的相关性。在LCP定价方式下,消费者面临的相对价格不受汇率波动的影响,不存在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因此,不存在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在PCP定价方式下,消费者面临的国内外商品的相对价格随着汇率的波动而变化,本国的货币政策通过出口价格影响外国福利,而本国的货币政策只考虑本国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冲击,因此货币政策协调有收益。具体的收益大小取决于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生产率冲击的相关性,且相关性越小,货币政策协调的收益越大。经过参数校准后,可以认为货币政策协调的福利改进,大约与各国独立实施货币政策的收益相当。再次,本文使用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中美经济周期的同步性和货币政策的溢出效应。实证研究表明,两国的产出、价格水平和货币政策,主要受到本国冲击的影响,但源于外国的冲击也不容忽视。而且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大于中国对美国的影响。虽然两国对同一种冲击的反应是含混甚至相反的,但论文确实发现了两国在货币政策方向上的同向性:当美国降低联邦基金利率时,中国也倾向于增加货币供给;反之,当中国增加货币供给时,美国也倾向于降低利率。最后,本文分析了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障碍和解决方案。虽然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均表明,国际货币政策协调存在显著的收益。但搭便车和违约问题,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政策制定者的非经济动机和第三国问题等,阻碍了有效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形成。因此,有效的协调往往发生在危机期间。为了克服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障碍,各国必须加强货币政策信息的交流,完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的机制设计,充分发挥超主权国际机构的作用,加强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加强区域货币政策协调,改革IMF和世界银行的治理结构。对于中美两国的货币政策协调,在加强两国央行危机管理和联合行动的基础上,需要建立中立的货币政策协调评估机构,加强两国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规模和结构管理,进一步建立长效的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