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创建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我国的研发投入大幅提高。2006年,研发投入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2010年,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了1.76%;企业也逐步成为R&D投入的主体。但我们也看到,我国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的R&D投入绩效却并不理想,无论是PCT专利的申请,还是取得的财务利润,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此外,从R&D投资理论研究来看,经历了从研发投入不足问题的探讨到研发投入绩效的评价,目前,有关研发投入和绩效之间”黑箱”的探索代表了一个潜力较大的研究方向。本文依据科斯和诺斯有关制度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基本理论,从技术创新政策的视角探讨我国企业R&D投资绩效不理想的原因,解答我国技术创新政策的有效性问题,为我国未来研发资源的配置和技术创新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本文主要包括四部分内容:其一,本文研究的理论分析及制度背景,主要阐述了技术创新政策产生的理论及现实基础、本文的概念模型以及我国研发补贴、研发合作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制度背景;其二,以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研发补贴在R&D投资及R&D投资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特别分析R&D直接补贴和税收优惠的调节效应差异,实证结果表明R&D补贴在企业R&D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并且R&D直接补贴比R&D税收优惠的调节作用要强;其三,以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研发合作在R&D投资及R&D投资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特别分析了竞争性研发合作和非竞争性研发合作的调节效应差异,实证结果表明非竞争性R&D合作(尤其是高校合作)和企业创新绩效是正相关关系,而竞争性R&D合作在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绩效之间也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这表明,竞争性R&D合作通过与企业内部创新投入的相互之间的交互影响,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其四,以深圳中小板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在R&D投资及R&D投资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了企业R&D投资强度,并且强知识产权保护在企业R&D投资与R&D投资技术绩效和财务绩效之间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而弱知识产权保护在企业R&D投资与R&D投资财务绩效之间的负向调节作用明显,但在企业R&D投资与R&D投资技术绩效方面的负向调节作用并不明显。本文存在三个创新点:其一,引入调节变量的构建思路和方法,致力于揭开我国企业R&D投资与其绩效之间的”黑箱”。在思路和方法上拓展了未来研发投资绩效研究的空间,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二,从技术创新政策视角及研发投资特征出发,探索研发投资绩效的制约因素和修正机制,构建研发补贴、研发合作及知识产权保护的调节效应模型,并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展开实证分析,在研发投资绩效研究的视角和内容上有一定的创新和突破;其三,拓展了R&D投资绩效的内涵,并探索了R&D投资内涵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论文将R&D投资的绩效划分为技术绩效、财务绩效和价值绩效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一种相互耦合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