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李糖脂是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越的表/界面活性、低毒性等特点,在医药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报告认为大鼠口服鼠李糖脂无毒性(LD50>5000 mg/kg),然而,较多文献发现鼠李糖脂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有较大毒性。迄今为止,未见文献解释其大鼠口服是安全的但细胞毒性却比较大的矛盾现象。因此,本文首先采用多种细胞研究鼠李糖脂细胞毒性的产生机理;随后采用静脉注射给药的方式验证鼠李糖脂的体内安全性,并分别用模拟胃液、蛋白结合和基于细胞培养的体外代谢及吸收模型对其体内外毒性差异的原因进行解析。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采用体外细胞模型评价了其促口服吸收和抗纤维化的作用,开展了鼠李糖脂在医药领域的潜在应用研究。首先,本文采用单层贴壁细胞对鼠李糖脂的细胞毒性进行评价,并阐释了其毒性机理。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对两株癌细胞(HepG2和Caco-2)以及一株正常细胞系(HK-2)呈现类似的毒性:无血清培养基中,单、双鼠李糖脂的最小毒性浓度分别为10和20 mg/L;含10%血清培养基中,单、双鼠李糖脂的最小毒性浓度分别为100和150 mg/L。因此,血清能够有效减弱鼠李糖脂的细胞毒性。本文首次发现,鼠李糖脂将培养基表面张力降低至约41 mN/m以下时产生细胞毒性,而血清通过减缓鼠李糖脂引起的培养基表面张力下降抑制其毒性。采用阴离子化学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验证培养基表面张力与细胞毒性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它们也在溶液表面张力降至约41 mN/m以下时引起细胞毒性,说明通过降低溶液表面张力导致细胞毒性可能是其共同的细胞毒性机理。其次,本文采用静脉注射给药方式验证了鼠李糖脂在大鼠体内的安全性,并以体外模型解析其体内无显著毒性的原因。与口服相比,鼠李糖脂的静脉注射毒性略高,在1500 mg/kg时引起轻微肝肿大和脾脏淤血,但未发现其它器官毒性。模拟胃酸的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在胃酸中溶解度比较低,为900 mg/L左右;平衡透析法测得鼠李糖脂的蛋白结合率为92%以上;凝胶包埋肝细胞模型预测鼠李糖脂易被肝脏代谢(肝萃取率在65%左右);小肠细胞模型揭示鼠李糖脂极易被小肠吸收(吸收率为100%)。根据以上体外模型的结果,我们推测鼠李糖脂口服安全的原因可能是:其大部分在胃酸中析出,少部分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后和血浆蛋白结合,使其血液浓度较低,其易被肝脏代谢的特性又使其血液浓度进一步降低。本文还采用Caco-2细胞模型分别评价了鼠李糖脂对三条小肠吸收途径的影响,考察其促口服吸收的作用。实验发现,150 mg/L的鼠李糖脂分别提高旁路运输药物(酚红)和穿细胞途径药物(普萘洛尔)的表观渗透系数达7.4倍和2倍,而且可以使外排蛋白P-gp的活性下降78%。此外,还发现鼠李糖脂将花青素在Caco-2模型上的渗透系数提高到了1.8-2.6倍。最后,本文采用体外上皮和成纤维细胞模型考察了鼠李糖脂的抗细胞纤维化作用。以TGF-β1分别诱导肺上皮细胞A549和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转化得到肌成纤维细胞,并评价了鼠李糖脂对肌成纤维细胞的特异性毒性。结果表明鼠李糖脂在基本不影响A549及成纤维细胞活率和功能的情况下,对肌成纤维细胞有明显毒性,诱导其凋亡,有效降低其收缩和分泌胶原的能力,且抑制其特异性蛋白α-SMA的表达。综上所述,本文研究了鼠李糖脂的细胞毒性机理,并采用体外模型对其动物体内安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有助于其在医药学领域的应用研究;同时开展了其促口服吸收和抗纤维化的研究,为将其可能作为新药或新型药物助剂奠定了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