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亲权制度的构建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iang0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经济高度发展带来了民事法规的巨大变化,随着身份权的日渐演变、消隐,亲权法律制度在大陆法系国家法典中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法律地位。然而恰恰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分重视文化传统、亲属和家庭身份伦理特别厚重的现行民法体系中,却没有关于亲权法律制度的规定,甚至连亲权这个法律概念都未提及。不管是在城市还是乡村,我国目前都存在着一大批监护缺失的未成年人,他们的父母虽然名义上负有监护的职责,但是有在某些时候却形同虚设。现行的监护制度内容太简单,在实践中操作起来比较难,已经难以适用于调解我国目前的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各种不足与缺陷很容易使有关规定限于形式,必然导致出现大量的未成年人监护缺失的情况,这些缺失监护的未成年人过早地流入社会,进而导致了很多的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民法通则》中的监护制度由于受到立法体例、条文数量的限制,再加上当时社会经济条件、思想生活水平的局限,以及当时立法“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指导思想,造成了对监护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笼统,有的甚至还带有一部分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烙印。在今天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社会亲子关系日渐复杂、人们的思想也在经历着巨大的转变,法律观念增强,但是家庭观念减弱,缺乏严密性和系统性的监护制度流于形式,已经很难满足社会的需要。对于正在修订中的民法典,很多学者认为应该采纳亲权概念,把亲权法律制度纳入民法典。但是也有一部分学者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亲权法律制度只不过是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代名词而已,没有必要单独设一个亲权法律制度来把这个问题复杂化。纵然两派对这个问题有着激烈的争论,但是本文的观点认为应该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建立亲权法律制度。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和血缘对其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利益进行教养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抚养与保护是亲权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亲权建立在家庭中父母子女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这种权利任何人不得剥夺。一旦子女父母关系建立以后,教养保护子女同时也成为父母的法定义务。亲权人在享有亲权的同时,还要接受社会以及家庭法院的监督,对于滥用亲权的亲权人来说,法律同样规定了一系列的亲权的停止和剥夺的制度,家事法庭可以在法官调查的基础上对亲权的归属做出判决。我国现行民法体系中用监护制度来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教育,通过对几个大陆法系国家,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家民法典中亲权法律制度的研究,再综合我国现存的大监护制度下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弊端,发现亲权法律制度的存在更能系统全面地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现在我国法律正是逐步完善的时候,更应该祛除糟粕吸纳新思想,加大力度改变这种因为历史的原因造成的混乱局面。在体例上把亲权法律制度设定在婚姻家庭法系中,就算哪一天我国实现统一的大民法典制度,最终也能实现亲权向民法典的回归。本文结合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大陆法系国家对亲权法律制度的研究,尝试将亲权法律制度纳入婚姻家庭法体系中。对于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的婚姻家庭法体系,对亲权法律制度进行构建,以及如何构建,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首先,在采纳亲权概念这个基础上,围绕这个概念基础在立法上建立亲权法律制度;其次,再对监护和亲权两种法律制度从概念和内容、性质上做一个具体的区分,指出两者存在的不同之处;再次,在前面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明确亲权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即亲权是父母对亲子所有权利和义务的总称,以及对亲权法律制度在法律体系中的立法位置进行阐述;最后,在对父母离婚后亲权的行使做出规定,父母在协议离婚或者判决离婚时可以对亲权的归属做出协议,协议不成或者协议不利于子女利益的情况下,法院可以依据具体情况对亲权的归属做出判决。同时还要兼顾亲权行使的救济制度即设立亲权的停止和恢复制度,在亲权人滥用亲权时法院可以停止亲权人的亲权,更全面地对未成年人的利益进行保护。
其他文献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品质会逐渐确定下来,道德与法治课对于学生性格特点、道德品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
文章阐述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基于"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改革重要性,设计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思政内容。机电一体化技术
目的探讨在实施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期间优化抢救流程运用可行性。方法将玉溪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20年4月收治的52例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管
本文从客观实际出发,论述了大学生制定学习计划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重要性,并结合自身体会,提出了制定学习计划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商街、购物中心的主力消费者转移至80、90后,由于消费习惯大不同,他们对互动体验开启了更为极致的追求,互联网、数字化和高科技的加持,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型消费和创新业态。随着国内旅游市场全面重启,出游需求的释放,将进一步刺激小店消费,提振区域经济。  关键词:小店经济;体验式文旅;特色街区  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9138-(2020)09-0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