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和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在不同状态、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可塑性,同时分析了中华菊头蝠和大蹄蝠回声定位与体形、性别的关系。采用超声波监听仪Avisoft USG116接收蝙蝠在不同状态和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发出的回声定位声波,使用蝙蝠声音分析软件Bat Sound Pro-Sound Analysis (Version:3.31)对所录制的声音进行回声定位声波参数(主频、最高频、最低频、脉冲间隔和脉冲时程)分析,利用SPSS软件对所录制的声音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对中华菊头蝠在4种不同状态(飞行、悬挂、布袋、手持)和不同生境复杂度(1棵树和5棵树)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研究表明:中华菊头蝠的叫声类型均为FM(调频)-CF(恒频)-FM(调频)型,谐波数量为2-5个,多为2-3个,主频(DF)主要集中于第2谐波的CF组分。对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比较,结果表明:飞行状态的主频最低,与布袋和手持状态下的主频相比差异显著;飞行状态下的脉冲时程最长,与静息和布袋状态下的脉冲时程相比差异显著,而布袋状态下的脉冲时程最短,与静息和手持状态脉冲下的相比差异显著。对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比较,结果表明:1棵树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主频、脉冲间隔和脉冲时程与5棵树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相比差异显著,且1棵树下的主频低于5棵树,1棵树下的脉冲间隔和脉冲时程均比5棵树的长。中华菊头蝠体形(前臂长和体重)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是其在4种状态和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性别差异显著,在4种状态下和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主频、最高频率差异极显著,且雌性的主频和最高频均高于雄性。对大蹄蝠在4种不同状态下(飞行、静息、布袋、手持)和不同生境复杂度(室外放飞、室内0棵树、1棵树和5棵树)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研究表明:大蹄蝠的叫声类型均为CF(恒频)-FM(调频)型,连续发出2-4个脉冲,有两个谐波,能量集中在第1谐波。对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比较,结果表明:大蹄蝠在静息状态下的主频最高,与飞行、布袋、手持状态下的相比差异显著;手持状态下的脉冲间隔最长,与飞行和静息状态下的脉冲间隔相比差异显著;手持状态下的脉冲时程最长,与飞行、静息和布袋状态下的脉冲时程相比差异显著。不同生境复杂度条件下回声定位声波的比较,结果表明:室外放飞状态下的主频最低,5棵树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主频最高,均与其它3种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主频相比差异显著;放飞状态下的脉冲间隔和脉冲时程都最长,而5棵树生境复杂度下的脉冲间隔和脉冲时程都最短,且分别与其它3种生境复杂度条件下的脉冲间隔差异显著。大蹄蝠的体形(前臂长和体重)性别差异显著,雌性的前臂长比雄性的短,雌性的体重比雄性的轻,但是大蹄蝠在4种不同状态下回声定位声波的性别差异都不显著。总之,中华菊头蝠和大蹄蝠的回声定位随录音状态和生境复杂度的变化而变化,说明这两种恒频蝙蝠的回声定位声波结构具有可塑性和生境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