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两岸关系呈和平发展的趋势,台湾地区学生到大陆就读大学的人数与日俱增。伴随着两岸交流发展壮大起来的大陆台湾学生群体是中国大陆境外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变迁与两岸关系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因此,本文以就读厦门大学的“台湾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大陆求学的适应情况和社会关系网络的构建,并探讨不同类型台湾学生在大陆所采取的不同适应策略。 实证研究发现,台湾学生赴大陆求学的流动可以分为情感型流动和工具型流动。从生活、学业、社交、心理层面,结合问卷调查结果和深度访谈资料对台湾学生在大陆的社会适应情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台湾学生在生活和学业层面基本可以适应大陆生活;在社会交往层面,台湾学生的人际交往具有内倾性和表征性的特征;在心理文化层面,对台湾群体认同度较高,保持对母文化的认同。在社会关系网络构建上,台湾学生以地缘和学缘为主要支撑建立起两类社会关系网络,通过正式的社团组织建立起“台湾关系圈”和“大陆关系圈”,通过非正式的小群体建立起私人关系群体。根据台湾学生流动动机和未来工作地点选择的不同,台湾学生的适应策略可以分为“同化”、“整合”、“分离”三种,其中,采取“分离”策略的占多数。 本研究认为,台湾学生社会适应的一般特征表现为:一方面大陆社会积极接纳台湾学生;另一方面,台湾学生多数采取“分离”策略,主动区隔。本研究将台湾学生的流动置于两岸关系之中发现,社会关系网络在增进台湾学生对大陆认同感上起到积极地作用,是联系两岸的重要桥梁。积极拓展台湾学生在大陆的“本土化”关系网络对促进两岸交流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