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地将其概括为新型政党制度,并强调其所具有的三个“新”特征。诚然,我国新型政党制度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多党轮流坐庄导致的恶性竞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监督无法比拟的优势。目前,在我国新型政党制度背景下,发展和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是新型政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民主党派的三大职能之一,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取得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但民主监督相较于政治协商和参政议政而言仍是其薄弱的环节。因此,亟需加强和完善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以促进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完善与发展。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布了系列文件、法规和政策,使民主党派在开展民主监督的过程中有了可以遵循的制度和章程,以此为依据各民主党派也在实践中积极开展民主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将我国政党制度概括为新型政党制度后,各民主党派积极探索和开展民主监督。监督内容主要围绕党和国家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及社会热点展开,具体来说主要是对脱贫攻坚政策、生态环境、民生问题、政治法律等方面开展监督。各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的形式主要是通过党委委托,通过提案、建议案,担任特约人员进行民主监督。民主党派在开展民主监督实践中也呈现出了鲜明的特点,主要是民主监督党派特色显明、监督注重调查研究、内容聚焦社会热点和国家中心工作。但是,目前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实践仍存在民主党派自身建设不完善、监督形式不够完善和创新、相关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作为一种非权力性的权利监督,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实践性。当前,中共中央颁布和制定了系列文件和规定,这为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开展民主监督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各民主党派也根据自身实际积极地探索民主监督实践的有效形式。要使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功能得到切实有效的发挥,民主党派应从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和完善民主监督形式、建立健全民主监督相关机制等方面着手推进,以期更好实现民主监督功能。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创新点做了介绍;第二部分对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大意义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新型政党制度的提出背景、内涵、新型政党制度下民主党派监督的优势、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重大意义四方面;第三部分对民主党派开展民主监督实践进行了分析,包括对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主要形式和分类、监督的特点、监督的优势进行剖析和总结,并论述了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第四部针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益于民主党派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