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观照下辜鸿铭对《论语》中文化专有项的翻译

来源 :四川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a261904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于战国初期,乃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是中国文化瑰宝,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论语》文言文的简洁形式以及其中众多的文化专有项给后世读者构成了众多的令人寻味的地方。而正是这些地方,才引得各学者名家纷纷注释,使其精华得以不断传承。随着《论语》在中国的不断传承,其魅力也渐渐在国外蔓延开来,不断通过翻译向外传播。而1898年由上海别发洋行正式出版的英译本The Discourses and Sayings of Confucius:A New Special Translation, Illustrated with Quotations From Goethe and Other Writers是由辜鸿铭翻译的,是第一本由中国人翻译的译本。单从书名我们不难看出,辜鸿铭译本与以往译本的不同之处在于借用了不少外国作家的作品或言论来阐释《论语》中的文化专有项,其学贯中西的独特才能得以彰显。本文结合图式理论来探究辜鸿铭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中西方不同图式的影响,从而采取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作者认为,由于中西方读者的思想、行为模式,背景知识以及认知结构各不相同,辜鸿铭为了让西方读者深刻理解《论语》,试图用西方读者熟知的知识图式全面阐释《论语》中的文化专有项。具体而言,当中西方图式相冲突或原图式在西方文化中缺省时,辜鸿铭共采用了保留、省略、解释、修改、替换这五种方法对原知识图式进行处理,使之能够被西方读者理解,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其他文献
园林建设优化了生存环境,提升了生活质量,为城市化建设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日渐突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已是
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多年,但我国创业成功率仅在2%左右,远低于美国20%的创业成功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也普遍存在经验缺乏、资源匮乏、创业素质不齐等弊端,亟需高校、政府、行
直肠膨出是引起出口梗阻性便秘的原因之一,排便困难是其主要症状,多发于中老年妇女。保守治疗适于轻度患者,包括口服泻药,改变饮食结构和排便习惯等;手术治疗适于中、重度患者,分为
短时交通流预测是实施智能交通控制的基础和保障.针对目前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拟合交通数据的能力偏弱,以及过分依赖历史数据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回归机的短时交通流
演讲式教学法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建立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都具有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写作教学中,随处都可以进行即兴演讲,比如针对一段例文的分析,针对一则材料发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