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苯胺基喹唑啉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ufs2269ac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自分泌环途径在肿瘤发生发展的一系列过程(包括细胞增殖、凋亡、血管生成、转移速度)中起重要作用。EGFR在肿瘤中的关键作用引起了对EGFR信号转导途径抑制剂的大规模寻找。大量临床前及早期临床试验结果提示EGFR是肿瘤治疗的靶点。针对EGFR靶点目前有多种方法。最有临床开发前景的策略包括阻止配体结合的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它们抑制自动磷酸化及下游胞内信号。许多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正在开发中。
其他文献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中的一个独特门类,全世界约有23000余种。近年来从苔藓植物中分离获得了大量结构新颖或生物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其中许多可作为新药研究的良好先导化合物,对苔藓植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表明苔鲜植物是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宝库。为了开发利用我国的苔藓资源,我们对灰藓科(Hypnaceae)灰藓属(Hypnum)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分
木蓝属多种植物的根在中国不少地方作为中药山豆根的代用品/伪品,俗称木蓝山豆根,用于清热解毒、消肿利咽、补虚等。对木蓝山豆根的主要来源植物之一――花木蓝Indigofera kirilowii Maxim. ex Palibin根化学成分进行的初步研究,发现了两个新的3-硝基丙酰基葡萄糖类化合物,含有在天然产物中极为罕见的丙烯酰基。木蓝属多种植物被用作野生牧草,因此国外对木蓝属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