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绣种的地域性特征逐渐趋向同质化。现代汉绣艺人积极创新针法技艺,复活了古老的游针绣。随即出现了大量的仿真绣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但却失去了传统汉绣的“本真”。传统汉绣的起稿是从描绘物象轮廓线开始的,且轮廓线是工艺流程的普遍基础,其承袭了中国传统绘画的精髓,以线条的视觉方式观看物象。而仿真绣却是西方文化思想的体现,以块面的视觉方式观看物象。为了避免汉绣被“西化”的危险,特展开此课题的研究,深挖轮廓线对刺绣艺术表现风格的重要作用,从而提升绣者的图案创造、工艺技术和风格把控的能力,使其能够创造出有地域性特色的刺绣作品。图式是一种心理认知结构,是艺术家心灵与观念投射在艺术世界的艺术品“原型”,需要借助形式因素才得以显现。轮廓线作为楚绣图式与汉绣图式得以显现的主要媒介,也是图式风格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主要以轮廓线为中心对楚绣与汉绣的图式风格进行比较研究。本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包括课题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分析及创新点,并重新界定了楚绣、汉绣、现代楚绣、现代汉绣的定义。第二部分为理论综述部分,阐述了白描、图样与绣品之间的关联,通过比较白描轮廓线与刺绣轮廓线进一步推断了其中的区别与联系,得出楚绣与图样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汉绣与图样之间具有间接的联系,故而用轮廓线来分析是行得通的。第三部分从实用性轮廓线角度来分析楚绣与汉绣的风格特色,包括“楚汉绣”轮廓形的变化规律、图底关系和组织构成方式。第四部分从装饰性轮廓线角度来分析楚绣与汉绣的风格特色,包括“楚汉绣”轮廓线的存在形式、形态的寓意及其塑造力。第五部分首先探讨了轮廓线具体对“楚汉绣”风格造成的影响,将其风格粗略的归纳为线描式与图绘式风格、表现性与再现性风格;其次指出轮廓线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工艺的技术源头。第六部分为课题的结论部分。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田野调查、对比分析、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视觉心理学、构成学、造型语言等角度进行探究。创造性地把对轮廓线的研究开阔到了更加宽广的领域,有利于分析视觉艺术作品的工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