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液相交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串联过程的研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gean12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全回流动态累积操作分离效率高、控制简便的优点提出了动态液相交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串联过程的新型操作方式。该新型操作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中各塔独立运行,互不干扰;(2)系统总压降等于单塔压降;(3)各塔均在全回流状态运行,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精馏塔的分离效率;(4)易于根据分离要求不受限制地增加串联塔的数目。因而该操作方式可以应用于分离要求理论塔板数多、压降小的热敏物系和要求上千块理论塔板数的同位素等难分离物系。本文设计了动态液相交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串联双塔实验系统和三塔实验系统,选择乙苯-对二甲苯体系和乙醇-异丙醇体系两个难分离物系在双塔系统和三塔系统中进行了分离实验,验证了这种新型操作方式的可行性。动态液相交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串联过程的本质是动态累积过程的串联,而现有对动态累积过程无回流阶段的研究过于简化,因此本文提出了动态累积过程中无回流阶段的有效理论板模型,完善了动态累积过程的数学模型。在假设无回流过程中膜状流动和垂直管流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无回流过程的流体力学关系,建立了无回流过程中的持液量模型。本文设计了测定无回流过程中动持液量变化的实验装置,在与动态液相交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串联实验相同的条件下测定了无回流阶段的动持液量变化,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吻合,结果表明在无回流过程中随着精馏塔中动持液量越来越少,动持液向下流动速度也越来越小。有效理论板模型通过精馏塔中动持液量的变化描述了无回流过程中精馏塔的有效理论板变化,与简化模型相比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动态液相交换的全回流间歇精馏串联操作过程分为全回流过程、无回流充液过程、塔身充液过程和塔与塔之间的物料交换过程四个阶段,结合提出的有效理论板模型建立了描述间歇精馏动态液相串联操作的平衡级模型,采用改进的两点隐含法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用乙苯-对二甲苯体系和乙醇-异丙醇体系在双塔系统和三塔系统中的实验数据与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值与计算值吻合较好,表明了数学模型的准确性。
其他文献
针对力矩电机驱动的单自由度稳定平台抑制振动能力,分别采用实际摩擦模型、粘滞摩擦模型的速率环仿真和实验方法,分析了稳定平台对基座角速率扰动的抑制频率特性。仿真与实测结
实施防疫工作能够保障动物的健康,利于推进畜牧业发展进程。本文介绍了动物防疫工作重点,结合目前动物防疫工作进行的状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关建议,供以参考。
现在不少手机上都已经配备了快充,目前主流的手机快充都在18~24W,大部分厂商都是采用高通的QC快充方案。而一加手机上使用的Dash闪充方案采用低压大电流的充电方式提供20W的
自卷曲类复合纤维的发展从粘胶卷曲纤维、聚丙烯腈卷曲纤维、聚酰胺复合纤维、聚烯烃类复合纤维到聚酯复合卷曲纤维,已经历了半个多世纪。PET/PTT并列复合纤维隶属于PTT类纤
测试用例选择是软件测试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测试用例选择在并发软件测试方面鲜有涉及.以多线程并发程序为研究对象,提出面向并发软件的适应性随机测试方法,通过优化测试用例选择,来提高并发软件测试的效率和错误发现能力.根据实验结果,我们提出的并发软件适应性随机测试方法比随机测试方法的测试效率更高,错误发现能力也更强.
高分子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力学性质,存在着多样性。本文主要针对一些特殊结构的高分子如环型高分子、星型高分子和打结高分子,进行构象性质、力学性质及动力学行为等相关方面的
在国家版权局的指导支持下,2017年底,全国20余家省级党报集团联合发起成立“全国省级党报集团版权保护联盟”,标志着以报业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新闻版权管理、维权意识方面有
为了研究准格尔煤田巨厚煤层采放比对顶煤采出率的影响规律,采用PFC2D数值分析程序对不同采放比和不同放煤步距顶煤的冒放性进行模拟研究,分析煤层厚度一定的情况下采放比与
<正> 长期来,冲模始终是各工业部门的主要生产工具。它的产量占各类模具总产量的40~45%,是各类模具中的首位。冲模加工技术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随着机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
长期以来,学习障碍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许多研究发现,虽然学习障碍个体的智力正常,但其学业成绩并未达到个体正常的发展水平。在感知、记忆、思维及空间认知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