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会计盈余、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决策有用观决定了会计信息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会计信息主要包括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两部分。会计盈余是把权责发生制作为编制基础的会计信息,现金流量是把收付实现制作为编制基础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研究是实证研究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上。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权责发生制固有的局限性暴露出来:对同一会计要素的计量,企业可以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来影响计量结果,从而达到自身利益最大化,也就是说,基于权责发生制的会计盈余存在被操纵的可能性。20世纪中叶,国外理论界和实务界开始关注基于收付实现制不易被操纵的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1998年,我国要求披露现金流量表,说明我国开始重视现金流量。国内外对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的研究结论是不一致的。所以,本文以会计盈余、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为研究主题。本文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阅读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出前人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得出的结论。在理论研究中,本文认为有效市场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理论为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相关性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信息观和计价观提供了会计信息的作用机制,阐述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影响股票价格的原理。从前人得出的研究结论来看,有研究表明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比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要高,但是,也有研究表明还是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高一些,现金流量只是具有增量信息含量,还有部分研究认为现金流量没有价值相关性。在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这个问题上没有得到一致结论。为此,本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选择2010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用修正后的费森-奥尔森模型(Feltham-Ohlson模型)对我国的会计盈余、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会计盈余与股票价格具有正相关性;第二,持续性盈余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高于暂时性盈余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第三,现金流量与股票价格具有正相关性;第四,会计盈余、现金流量互相具有增量价值相关性。我国的资本市场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迅速,但是还不够完善和成熟。我国资本市场自身的运行机制和我国所处的政策制度环境与经济环境与国外不同,所以,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验证国外的研究结论是否适合于我国国情,也可以为我国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指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与高效准确地获得与决策有关的会计信息提供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