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之春-1937-1938年武汉抗战文艺修辞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v8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立足于武汉抗战时期的文艺文本,从修辞研究的角度进入该段历史的时空,试图描绘出武汉抗战时期文艺的具体风貌,进而考察修辞与意识形态、文学经验的整合关系,以及文艺文本与历史文本之间的互动关系。  导言,主要介绍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之间的契合关系。  第一章,从“辞格”的角度切入武汉抗战文艺。以“比喻比拟”、“呼告与反复”、“夸张、排比与对比”为例,分三部分来论述该时期的文艺状况,进而考察修辞与情感表达、意识形态与历史文化的互动关系。  第二章,从“辞章”的角度切入武汉抗战文艺。从“人同此心”的篇章修辞、“误会”的结构方式、“个体”与“整体”的整合关系,分三部分来论述武汉抗战文艺在篇章结构上的若干特点。“辞章”与“辞格”,共同构成“战争之春”的修辞系统,体现出意识形态整合的意图。  第三章,论述“战争之春”的升华与终结。第一节,重点探讨“战争之春”与“狂欢化”之间的联系。从“春天的气息”,过渡到“狂欢化”的色彩,是有着内在逻辑的。并与巴赫金“狂欢化”进行对比分析,突出武汉抗战文艺“狂欢”的独特含义。第二节,是第一节的补充与扩展。讲述武汉抗战时期很具代表性的一种“文体”现象:“游行式文体”。进一步考察“战争之春”与“狂欢化”的关系。第三节,从修辞的角度,以《差半车麦秸》、《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与《华威先生》三部小说为例,讨论抗战文艺中“歌颂与讽喻”的问题。  结语,讨论武汉的背影,为什么在文学家与文学史家的视野中隐退。考察其与“战争之春”的文本状况、武汉城市自身的特点以及文学史书写权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在唐代大力修史的背景下,涌现出很多以史料为题材的笔记,刘肃的《大唐新语》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由于时代较早,资料丰富,剪裁得体,《大唐新语》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近年来也越来越
初识何肇娅,她正优雅地坐在胶州路的一间小咖啡馆里,为学生们进行一次摄影讲座。她身着红色褶皱设计款的连衣裙,飘逸而又端庄,睿智又洒脱。吸引我的还有她那亲手打造的珊瑚石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文学就很难用一个共同的时代命题来命名,整个文坛呈现出一种“无名”的状态和走向。作家纷纷放弃宏大叙事,转而关注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这是90年
在这网络与信息的时代里,搜索引擎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藏民族在这网络与信息的时代里对信息检索的需求日趋强烈。本文针对藏文网页文本的检索,采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关于本篇论文的研究,作者尝试从沈从文小说创作中反复出现的自然象征:翠竹、花、白菜种子、白菜、菜园与山洞等象征意象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希冀以此作为揭开其小说文字背后的深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作为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及被誉为“拉美文学大爆炸”的高峰、“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成为近二三十年来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而他作品中一贯表达的
王莽新朝始立,扬雄作《剧秦美新》,却引起历代激烈的争议。本文认为,自汉武帝开始,汉代即以复古思潮为主。王莽在当时深受拥戴,以新代汉,顺理成章。而扬雄亦为复古思潮中的一分子,由
本论文主要讨论通俗小说在50-70年代大陆中国文学中的处境。“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所催生的“新文学”,在很长时间里是把清末民初滋生繁荣的通俗小说作为对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