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目前临床上仍以降尿蛋白作为原发性肾病的治疗目标,这也是干预病情进展、预防延缓肾功能衰竭的关键。当患者出现中等量以上蛋白尿时西医治疗往往是根据病理诊断采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对于中少量蛋白尿的患者往往建议临床观察,或建议患者服用ACEI或ARB类药物,其中部分中少量蛋白尿的患者往往会寻求中医治疗。临床上中医药的治疗尤其是对于隐匿性肾炎,慢性肾炎早期中少量蛋白尿为主的患者有着一定的作用。研究目的:吕仁和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肾脏病专家,对于中医药治疗各类慢性肾脏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研究是本人于跟师学习过程中,通过对60例中少量肾炎蛋白尿患者进行疗效评价,并对其中单纯中药治疗的53例医案的分析,探索吕老临证辨证、用药特点,进而总结了吕教授治疗思路和经验,以继承和弘扬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研究,在2009年至2014年历届师门的跟诊所记录的病例中选取就诊于吕仁和教授门诊的未出现肾功能异常,且24h尿蛋白定量在0.15g-2g或尿常规中尿蛋白定性≤2+,诊治三次或三次以上(≥3个月),临床诊断为隐匿性肾炎(隐肾风)或慢性肾炎(慢肾风)的蛋白尿患者,符合要求病例共98例,剔除病例不全的38例,本研究所纳入的60例病例中有病理诊断的13例,该13例患者均为IgA肾病(其中配合激素治疗6例),未行肾穿病理诊断的患者47例(其中配合激素治疗1例)。按照病例记录资料(一般资料、中医四诊、西医理化检查等,尤其着重记录的是吕仁和教授批注的要点),根据尿常规的蛋白变化对吕仁和教授治疗中少量肾炎蛋白尿的60例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证型及用药规律分析。并对53例单纯中药治疗的患者进行详细地病例分析,尝试体现吕教授辨证思路及组方用药心得。研究结果:1通过60例患者自身前后尿常规对比,发现治疗有效率为66.7%,其中53例单纯中药治疗有效率达67.9%。260例患者中34例虚实兼夹证,12例单纯实证,14例单纯虚证;53例单纯中药治疗的患者中,31例为虚实兼夹证,9例单纯实证,13例单纯虚证。3通过对53例病例详细分析发现,在蛋白尿的治疗过程中,要重视正邪相争的疾病过程,正确判断虚实的主次方面对患者的临床诊治有明确意义。4吕教授治疗肾炎蛋白尿的特点吕教授在长期诊治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诊治肾病常用的“六对论治”方法,临床诊治时常灵活叠加,相互为用,在治疗肾炎蛋白尿时,以对病(包括对疾病分类及对疾病分期的辨证论治)、对证及对症辨证论治为前提,分虚、实来用药。用药时须考虑本虚的病位及特点:吕老在重视气虚的基础上,又提出分本虚为偏阴虚、偏阳虚、偏阴阳俱虚。在治疗实邪时,不仅突出强调湿邪、瘀血在本病发生、进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要重视根据兼夹病邪来辨证用药:若夹风邪,风寒证者以祛风散寒;风热证者以疏散风热;毒邪盛时以清热解毒;气郁明显时治以理气疏肝解郁。因此,吕教授在临床处方时多虚实兼顾,补虚与祛邪同治,尤以重视健脾补肾,活血利湿。吕教授对于病程较短,病情平稳的患者多选择平补、祛邪之力量较为缓和的药物,使之扶正而不助邪,祛邪而不伤正;但针对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的患者,吕老认为久病邪毒留恋,肾体损伤明显,并提出“肾络病变,微型癥瘕”的观点认为血行不畅、络脉失养、气血瘀滞、毒邪蕴结等是形成“肾络微型癥瘕”的关键所在,此时应加大补益力量,而针对实邪治疗时除了运用一般的活血化瘀药物,更增加软坚散结,搜风通络,清热解毒药物的使用,临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吕教授还认为临证选药应避免使用临床研究已发现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防己、木通、花粉、斑蝥等等,以免加重病情。5吕教授对患者的饮食、生活调摄吕教授认为合理的饮食生活调护与药物治疗有同等的重要作用。若忽视饮食起居的调护会使得病情加重或反复,因此对于每位患者,吕教授都坚持给予相应的饮食、生活调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