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都市型现代农业作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之一应运而生。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思想观念的进步和生态危机的日益严峻,都市型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不单为都市提供农产品供给等生产功能的农业形态,而是逐渐向农业多功能性方向深化和拓展的新型现代化农业形态。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经济问题,而且关乎都市的社会稳定、政治关系以及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
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兴起,既满足了都市农业为都市提供农副产品需求的基本生产功能,又顺应了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而随之对都市农业的生态、休闲等功能的呼唤。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已成为都市郊区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有效渠道。
虽然上海在我国不属于农业大市,但上海是我国都市型现代农业开展最早的城市之一,依托优越的区位条件和发达的经济水平,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一直走在我国前列。近年来,上海重视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的开发,在巩固和深化都市农业生产和经济功能的同时,积极拓展都市农业的生态和社会等功能,从而为上海新农村建设拓宽了道路,也为更好的解决上海“三农”问题注入了强大动力。
本研究从分析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的国内外现状入手,通过对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概念的界定,以及发达国家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的成功实践经验的介绍,运用数理统计分析对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拓展的基础条件进行探讨,并对今后一段时期内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主要功能目标进行具体阐释。通过分析,发现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是上海都市农业多功能性的重要实践途径。从产业功能的角度分,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农业高新科技、农产品加工、设施装备、农产品加工物流和设施基地五种类型的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孙桥现代农业园区进行实证分析,依据比较优势、产业梯度和可持续发展等经济学理论,对孙桥现代农业园区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进行具体阐释,并分析其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性开发过程中产生的良好经验和积极效果。最后,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对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开发的障碍因素进行规范分析,对上海如何更有效的开发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提出可行性建议。因此,本研究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选择仍应在注重农副产品安全生产供应和保障城市粮食安全功能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经济功能和创新服务示范功能,同时积极拓展生态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依据上海型现代都市农业以及上海城市发展水平,应从思想认识、资源环境、农业劳动力和科技创新等方面着手改进,为上海都市型现代农业多功能的可持续开发创造有利的环境。